窗苦读数十载出来的人,就是最聪明最有毅力的一群人,或许其中就有一些死读书的呆子,没关系,宦海沉浮大浪淘沙,最后留下的就是这个时代里最顶级的人杰了!
所以说历朝历代都是昏君多明君少,其实昏君才是最聪明的人,今朝有酒今朝醉,莫使金樽空对月!
明君累啊,就像朱棣祖孙三代人杰,仁宗朱高炽连那是连朱元璋都惊叹的罕见政治奇才,要是没有这个儿子就朱棣那种武夫还没那个本事开创永乐盛世。
宣宗朱瞻基也是英明果决继承他爹的治国理念父子二人开起了“仁宣之治”!
结果呢?三代之旺盛而已,英宗朱祁镇宠信太监王振,御驾亲征,攻打瓦剌部,发生土木堡之变,兵败被俘,京师二十万精锐都已在土木堡失陷,四朝老臣张辅、王永和以及内阁成员曹鼎、张益等五十余名随行出征的文官武将战死;财产损失不计其数;
朱棣留下的勋贵武将几乎全军覆没,最为精锐的三大营部队亦随之毁于一旦,这场战役彻底打断了明朝的脊梁,再也站不起来了!
后世之君更是一代比一代荒唐,哪怕是最出色的孝宗朱祐樘也有缺点,一是身为皇帝没有为皇族开枝散叶只留下一个独子,导致武宗朱厚照早逝之后居然断了后人,二是他的仁厚纵容了文臣集团的野心,朱厚照之死很可能就是文官集团的手笔!
这也是为什么如果朱标依旧改不了早逝的天命,就要带走朱棣的原因,虽然不能确定自己的后人是不是连这些奇葩都不如,但总是要试一试,万一运气好呢?
反正再坏还能怎么样?总不会比满清入关再到近代开始屈辱的割地赔款“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更差的了吧!
既然如此,何不试试呢?
万一祖坟冒青烟再出一个人老朱这样的绝世狠人呢!
朱标伸手揉了揉脸,不行,不能再想了小爷才九岁啊,在想估计就要猝死了!
深深的呼吸了几下,如果能活的久,就多做一点事情,如果天意要我早亡,能见识一下大明,能当一次朱元璋的嫡子,能感受一次这样的权柄!已经是不枉此生了!
感谢老天爷!既然您老让我来了,不管结果如何,我总要尽力看看!
哪怕只是让洪武年间更加灿烂呢!能让老朱少一些黑点,也不枉父子一场!
心中打好了信念,整个人也就放松多了。都怪老朱,把小爷念想勾起来就跑了,看我一会不把你的好东西都搬走!
朱标站起身子整理了一下墨色的衣袍,左手捞起羊脂玉观音,脸上浮现起矜贵温和的笑容,轻轻咳嗽了几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