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跟他没有什么关系,他需要的只有服从,汤鼎低头说道:“我愿去沿海,请殿下吩咐。”
朱标满意的点点头,去山西的人已经够多了,多一个汤鼎也没有什么用,还不如让他去沿海发展一下。
朱标转过身郑重的看着他说道:“汤鼎,本宫让你去沿海是对你有极大的期望,莫要觉得是把你打发了,若是做得好,本宫不会吝啬赏赐,做得不好你也难逃责罚。”
汤鼎听到这里眼睛都亮了,他怕的就是汤家受到冷藏,不被皇家重视了,若是如此汤家落寞也就不远了,现在太子对他委以重任他拼死也会完成!
朱标转过身说道:“大明的水师精锐都在你父亲手中,明年他要领军收复巴蜀,肯定是不能把水师带走的,我要你接管其最精锐的一批,并且大规模的招收优秀船匠。”
汤鼎听完立刻应诺,他其实并不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做,但是既然太子殿下说了,他认真去做就完了,他还没资格让殿下解释什么。
朱标说完后就挥了挥手,汤鼎就躬身退下了,这些勋贵子弟头上都挂着虚职,若是从军还是很高的,加上汤鼎去的还是他爹执掌的部队。
其实大明这个时候是有一支实力非常不错的水军的,原身就是朱元璋的巢湖水师,其战斗力相当不俗,朱标去查过兵部的档案,现在大明有八百艘巡船,一千二百艘战船,二百艘远洋宝船,二百艘大船,三百艘运粮漕船。
其规模与战斗力在当今世界都是领先的,在很多人眼里,华夏自古好像就没有什么海军,但事实上在隋唐时期,随着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国力的增强,海军武器装备水平不仅达到了冷兵器时代的顶峰,而且造船能力和造船技术也得到空前提高。
南宋开始大规模向海洋挺进,中国海军舰队逐渐控制了中国东南部;元代继续发展,进而取得了对南海的控制。
明清是中国海军从顶峰走向衰落的时期,明初中国舰队的远航能力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郑和七下西洋,让沿途小国都感受到了大明的国威,舰队巡航于印度洋海区。
从元末朱元璋渡江战役和鄱阳湖水战开始,到郑成功收复台湾,明朝立国近三百年,经历了屯门海战、西草湾之战、露梁海战、澎湖之战、料罗湾海战等海上战役,先后打败了两次葡萄牙人、还有日本荷兰等侵略者未尝一败。
可惜中国古代军事向来重陆战轻水战,因此明朝水师的光辉也就因此而淹没了,清朝之后更是开启了连败的模式。
朱标自然不会轻视此项,汤鼎的身份也正好合适,等迁民的事情完毕了,朱标打算福建那边走一趟。
傅忠有些担心的看着朱标,这围栏若是不稳固让殿下掉下去怎么办,默默的往前凑了几步,只要殿下身形不稳,他就直接拽住殿下。
不一会李祺领着吏部尚书的小儿子还有忠勤伯汪广洋的儿子走来,朱标转身勉励了他们几句,并且告诉他们学些算术,到了山西还要用到。
李祺表现的恰到好处,自从经过上次的打击后,整个人就蜕去了浮躁,哪怕是朱标看了也赏心悦目。
自从定下太子侧妃后,李家就算彻底站在朱标身边了,而且李善长马上就要退养了,李祺自然清楚这一点,他还年轻不想跟随父亲回老家养老。
吏部尚书的小儿子成色有些一般,不过也正常,毕竟不是嫡长子,吏部尚书的大儿子比朱标大了快二十岁了,而且已经在中书省任职,自然不适合到这里。
汪广洋的儿子则是表现很急切,不过朱标也能理解,他爹投靠朱元璋也算早,是元末进士出身,通经能文,尤工诗,善隶书,算是老朱手下难得的文官。
只不过此人是个好好先生,李善长把他调回中书省,希望他能制衡一下杨宪,但他却想明哲保身,可政斗这种事就是你来我往敌进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