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重庆,寒意渐浓。长江的水位开始退至低位,渡船停靠的位置渐渐从码头的台阶上挪到了江心,跳板搭在了长长的河滩细沙上。夏天走5分钟的路,水位低了,从江心走上来,变成了15分钟。
自从搬到弹子石,陈达昌每天都要坐渡船往返朝天门,每天早上上坡,下午下坡,重庆的路在上坡与下坡间变得生动而艰难。
快到坡顶,每天就在这里吃碗小面,新开的面馆“开半天”,干净整洁,老板话不多,做事麻利,每天只开半天。陈达昌每天走到面馆,歇一下脚,正好把早饭也解决了。
深秋微寒,从码头上走上来浑身冒汗,再吃一碗麻辣小面,用来开启忙碌的一天。开半天面馆选的位置也恰到好处,无论是来市场的客人和老板,还是码头走上来的人,正好歇一下,顺便吃碗面。
开半天主要卖小面。一块小黑板写着价格:
二两1.5元、三两2.5元。
一碗小面的佐料丰富多彩:盐、酱油、姜蒜水、辣椒油、花椒面、猪油、涪陵榨菜、味精、熟芝麻、油酥花生米粒、筒骨汤、葱花,佐料少一样不行,多一样不对。面条筋道,骨头汤熬得雪白,夏天搭配藤藤菜,冬天莴笋叶。面条用当天新鲜的碱面,韭菜叶宽,下锅加盖煮开2分钟,下青菜一分钟,水开即可起锅。
早上正忙时,到店喊一嗓子二两三两,重麻辣,少麻辣,清汤,5分钟以内就能吃到热腾腾的小面。
判断一碗小面的好坏,一般看碗里是不是剩下东西,基本的衡量标准就是吃完面,喝完红油油的面汤,碗里不剩下一片云彩。
老板叫邱俊,进监狱之前在重庆璧山一带做厨师,手艺不错,收下不少徒弟跟着学炒菜。有次徒弟们把喝醉酒的一帮地痞赶出饭馆,从此与当地的混混团伙接下梁子。
后来混混带了二十多个人来吃饭,从菜里找出两只蟑螂,要求厨师下跪道歉。老板出来赔礼道歉,当天的营业额都拿出来赔钱,对方坚决不要,只要厨师磕头认错。
几个徒弟忍无可忍,和二十几个地痞抓扯起来,结果被二十几个人按在地上狠揍,一个小徒弟被板凳砸在脑袋上,当场晕过去。最后,邱俊从后厨冲出来,拎着两把剔骨刀,左右开弓,横砍竖劈,一个地痞被砍脱了小手指,一个被砍断了手腕韧带,三个人被割破脸,他也被啤酒瓶砸破了头划伤了额头。
一时间二十几个人,硬是被他两把刀砍得落荒而逃。再后来,被板凳砸晕的小徒弟没事了,而被砍伤的几个人去派出所报了案。
邱俊聚众斗殴,致人伤残,被判了5年,送四川省第二监狱服刑。
由于是厨师,进监狱就开始负责食堂炒菜烧饭,虽然监狱是吃皇粮,粗茶淡饭,没啥好材料,但是他把萝卜白菜也能换着花样做成可口的下饭菜。后来升级给狱警们做饭,材料多了,花样自然也就多起来,挖空心思给干部们做好吃的。平时话也不多,就埋头做饭,也从不出差错,一年下来,立功减刑的名单里就多了他的名字。
五年大牢,他三年就出了监狱。
陈达昌第一次来吃面,看邱俊一眼,没敢看第二眼。邱俊话不多,额头上一道深深的刀疤,像二郎神的第三只眼,留长的头发也掩饰不住刀疤里隐藏的故事。他只站在灶台前打佐料、煮面,店里一个伙计帮忙收桌子洗碗,就再没服务员。
收钱找零一律自助,桌子上一个木盒子,里面装满了纸币和硬币,客人放钱进去,找零自己拿。陈达昌看这个面馆和别的面馆不一样,老板也和别的老板不同,不张罗生意,相信顾客,专心做好一碗面,节约了收银的人力成本,自助付钱还给顾客带来信任感,进而带来归属感。
面馆只开半天,最后一锅水下午一点煮完就关火关门歇业。吃完一碗这家的小面,五脏六腑都舒坦了,来吃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