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简单粗暴的方法(3 / 3)

,就成了一个满足他所有需求的投亏项目。

第一,这个项目能长期亏,只要多招人,少买车,光是发工资就能发出很多。

至于为什么要少买车,这个涉及到一个财务上的“折旧原理”。

说来也简单,比如你买一台设备,价值1万块钱。虽然支出了1万元,但因为这台设备可以使用10个月,实际上每个月的账面亏损(折旧)是1千元,只有到了10个月,才算是亏完了1万。

这也是为什么刚才汪浩否定印奇扩大自行车采购的原因。

这些车子再老旧,鬼知道还有几个月折旧。

亏钱什么方式最快?

一笔头花出去的、没留下什么实物的、看不到回报的支出,才是亏钱最快的支出。

喏,工资不就是嘛。

所以汪浩不仅要提高工资,还要日结,对,每天都要实打实的亏钱,谁敢提月结,他就开除谁!

另一个原因就简单了,自行车租赁业务能满足他之前在亏钱速度、影响面、行业跨度和项目创意几个角度的要求。

所以,汪浩打从一开始就想好了要招满100个人。

按他的设想,100个人每人每天工作8小时,一小时18元,一天就能亏掉14400元。

一天完成目标!

至于买97台破烂自行车,就是个障眼法,是为以了后继续亏钱做铺垫的,为此哪怕自己前期贴点钱也无所谓。

所以不管印奇的态度如何,今天这100个人,印奇招也得招,不招也得招,他甚至连逼迫对方的方法都想好了。

象征性地问问你意见,不过是给你当社长的一点面子,不然就你这个破兼职社,除非遇上当年的安雅珺,不然汪浩还真没拿正眼瞧过。

至于他为何会有如此底气,咱们今后再说。

汪浩酝酿一下表情,正要开口骂人,先前被他怼得语塞的傅巧清突然道:“老板,我有办法在半天内招到100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