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步完成之后,接下来就是按部就班的操作了。
手上有了这么一批高价值的债券,拿去抵押换钱绝对是华尔街的日常操作。
就算监管层也没什么好说的。
毕竟这些债券都是硬技术做担保的,而且这些可都是极为优质的资产啊!
说白了,当年次贷危机为什么酿成大祸?
本质原因不就是在华尔街玩套路的过程中,银行系统跟资产评级系统全都忽视了这种玩法中的道德风险么?
只要房价一直上涨,银行给什么人都敢批贷款。
管你有没有正经工作,管你有没有固定收入来源,只要你敢贷,我就敢批!
反正这些人把房子买了之后,房价只要上涨,这帮人肯定会按时还款,真的还不上了,把房子一卖,足以覆盖成本。
更别提这些数以万计的房贷早已经被打包成了各种债券,让银行赚得盆满钵满。说白了,那十多年就是一个抢钱的时代,只要你的心够大,天空就有多大,反正最终是有人买单的。
只是大家都太贪心,一起玩过头了,才酿出的危机。
所以之后美联储给出的监管措施也主要是针对银行跟评级机构在评估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道德风险。
通过社会信用体系,切断了银行肆意发放贷款的冲动。
通过对评级机构的管理,让其评级时更为慎重。
毕竟真的再玩出火来,大家都所以承担连带责任的。
但是这种以科技为基础的债券就不一样了。
对于世界老大来说,通过高科技赚钱早已经在高层达成了共识。
高产出的第一生产力留在国内,将低附加值的劳动洒向世界,本就是全球一体化的初衷,也最符合真正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所以不管从哪个方向来看,这些技术资产都是优质资产。
背后还有一票支撑起美股的高科技公司背书,这样玩起来完全不会有打包其他债券时的心理压力。
到了那个时候打包打包再打包,几乎符合所有人的利益。
只要大家的共识是科技依旧是第一生产力,几乎就不会有什么后遗症。
尤其是在这个经济下行、利率紧缩的时代,这么好的理财产品谁不垂涎?谁家不想分上一杯羹?
这一过程中,格林·特鲁曼计划是要将这些技术债券随随便便放大个几十倍。
资本评价这些技术价值为五千亿美元?那行,搞出个二十多万亿的市场规模来不过分吧?
毕竟目前美国债券市场规模足足有62万亿,如此大的市场规模,分出一小部分给这些优质的科技债并不过分吧。当然并不是说这二十万亿美元都能被宇馨科技收入囊中。
大笔的资产也不是那么好转移的,想要让大家都配合自己玩一把大的,该分润出去的利润绝对不能少,照着格林·特鲁曼的计划,起码要分润百分之六十的利润给大家才能一起愉快的玩耍。
所以这一过程中,能够反哺给宇馨科技的资金并不会太多,毕竟美国公司那边要预留资金继续玩耍,想要合法转移大笔资金还有大笔的税费要交,即便是合理避税,以格林·特鲁曼祖国的尿性,也不是笔小钱,所以最终能够让宇馨科技支配的,大概也就是王宇飞预想中那几万亿美元的样子。
而且为了省钱,大半可能还是以货物的方式反哺给宇馨科技。
但作为华尔街的天才怎么可能只玩得这么小?
最后必然是要干一票大的。
既然最终目标是用几年时间赚一笔快钱,最后当然要自己把自己吹出的泡沫给引爆了,才够刺激。
所以在把所有债券都质押出去之后,多出来的资金当然是要做空了。
用自家的公司在不持有这些科技债券的情况下,花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