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仇鸾(一)(2 / 2)

嘉靖元年 二两桃蹊 2189 字 2022-01-18

总是脚前脚后,要说是一次两次是意外,谁都知道,可是三番五次,就不得不令人怀疑了。

偏偏朝堂里的额陛下并不怀疑,也可能是秉着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上位者原则,可是遭殃的都是百姓们。

于是尽管前面有杨继盛抛头颅洒热血的没有成功,后面还是有人愿意接棒,薪火相传的接棒,为的就是大明的天下。

这个朝代着实的很奇怪,官员们都以能骂人敢骂人为自己的本事,谁能骂的好,谁就能当大官,尤其参考王铮王大人,所以朝堂之上,唇枪舌剑,你来我往,总是好不热闹的样子。

可是地方上,就不一定了,尤其是有军队驻扎的地方,言官们一般都是不敢轻易的开口的,你前面开口了,后面被这些个大老粗知道了,可不管三七二十一,上来就是一刀,让你脑袋跟脖子分家。

所为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在大明朝演绎的十分的清楚。

于是相比地方上言官的沉默,朝堂上的就活跃的不少,大家也就习以为常了。

直到一本惊天的奏折,递到了陛下的眼前,直言大将军仇鸾,与鞑靼勾结,祸害百姓,当了这么多年得大将军除了跟着鞑靼得屁股后面跑,除了祸害百姓,什么事情也没有干得成。

奏折里甚至什么证据都没有,可就是说得调条理分明,让大家顺着他思路就能看下去,就能相信。

仇大将军其实这几年没有少受到奏折,可从来都没有在乎过,真是万本上身我自岿然不动,有定力得很。

可是这本就不一样了,在他自己看到京城的来的密报之后都觉得自己罪大恶极。

奏折上来的第一时间,在家里卖货的王铮,本来还是欢欢喜喜的,也里被人敲了床,还犹不自知的在床上数银子,听不见。

窗吱呀的一声就被推开了,王铮瞬间的搂紧了眼前的银子,这才抬起了头。

“靳督主?三更半夜前来,所为何事?”

靳督主,吊着凤眼二话没说,就从窗户外面跳了进来,一本奏折就摔到了王铮的眼前“自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