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任何一种体系里,不适应的人,都会觉得处处制肘。做什么事情,到处是阻力,到处都能跳出来与他作对的人。
但反过来说,如果适应了,别有天地!
成永兴就觉得这套体系不错。
一年来的各种付出,终于获得了回报。
机缘巧合之下,他在专业里,居然成了唯一的半导体权威专家。
再加上一年下来积攒的人情,关键人物的默许和配合。成永兴以一介学生的身份,主导了一个半的新实验室的采购和建设大权。
一个就是学校给检测专业配备的半导体实验室。半个,指的是博士联合实验室的国内采购部分。
作为s项目的发起者,功勋干将,在后续的s实验室的建设中,他的话语权之重,难以想象。
这次的设备选购,完全在按照他的意见执行。
想买哪家,就买哪家,想怎么改造就怎么改造!
外边的都不合适?想自己造?
当然可以!
需要预付款?
要多少?
国产半导体设备的败退,属于非战之罪。代差这种降维打击,谁也没有办法。
成永兴虽然改变不了当前设备行业的制造水平,但是他带来了另一种降维打击,那就是设计理念和方法! 大家根本不是一个时代的产品! 当然,在这个时间点,就是制造厂家也不明白自己制造的,是个什么东西。他们只是在按照给定的参数和需求,进行加工和满足要求。 ————————— 不知道是干啥的路人丁,走进了专业办公室。 丁:“希主任,我打听个事情。” “说。” 丁:“我们专业,是不是要建个半导体实验室?” “哪有的事情,事情还没有定下来呢。几个专业都在争夺,你不是不知道!” 丁:“希主任,这么说话,就没有意思了。现在连厂家的人都来了,你还瞒着我?” “你到底想说什么?” 丁:“我有个同学,是代理美国光刻机的,他想跟您见一面。” “这个我不管,你领人去找小成。” 丁:“小成?他一个学生,懂啥?” “那你懂? 你懂半导体工艺吗? 你有过什么成果? 你发表过什么? 用了你推荐的设备,出不来成果,算谁的?” “再说了,这干你什么事情?他也没有把钱揣到腰包里。” 丁:“可买东西总得货比三家吧,弄个招标什么的。” “招标?你是从哪听说的名词,是不是你同学给你出的主意?”希主任瞪了来人一眼。 “要不要查查,你发表的那几篇论文,是怎么回事?” 丁:“行,行,就当我没有来过!” “还招标? 喝了点洋墨水,就不知道姓什么了? 也不打听打听,这是中国!” ————————— 人是种群体动物。 那么在人的基因里,就包含着为了群体牺牲一切的本能。 就好像兵蚁,生下就要打仗,工蚁,生下来就要干活。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在工作的时候,人是会忘我的。 例如医生,护士,他们在救死扶伤的时候,往往会忽视自身安全。就是这种本能在起作用。 这种例子其实比比皆是。 人们在研究问题的时候,往往看不到这么简单的道理,而是把它复杂化,往文化,劣根性,历史,体制上去牵强附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