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不愧是他这么个大家族的顶梁柱,遇到事儿首先想到的就是他那位小姑父。
幸好他早有准备,早早的把他小姑父拉拢到了他这边。
所以当他点头之后,他老娘就松了一口气,跟着又犯愁了,“可是,我,和你爸都不懂那些啊。”
“没事儿,先不着急,等正式开业,我给你们找个正经的管事儿的 ,你俩安安稳稳的带孩子顺带当你们的大老板就行。”
“能行?”
“放心吧,万事开头难,这已经开头了,剩下的都是小问题。”
确实,这种事情说难也难,但说简单也真简单。
难点在于迈出第一步的勇气和启动资金的累积,真要跨过那个坎儿,剩下的真不算啥。
而他不缺勇气,更不缺钱,自然不难。
就算他没有经验,也不过是多付出一些试错成本罢了。
能在02年就迈出这一步,已经占了天大的便宜,就算多付出一些也是值得的。
至于他老爹老娘到底能不能经营好这个大超市都不重要,实在不行关门大吉就是了,反正有他兜底。
何况,他觉得只要他安排好主要工作,他老爹老娘这边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俩人实在太老实太好安排。
比如说现在,当他从车上去下他给老两口从濠海买的各种精品小件之后,整个人就晕晕乎乎的不知身在何方了。
纯金首饰套装,高档手表,手机,精美的衣服,以及眼花凌乱的零食,每样都让小老太太眼花缭乱。
只是等回过神来,他这老实巴交的老娘第一反应是把那些珍贵的东西锁进柜子里,把财不露白的理财理念发挥的淋漓尽致。
不过他也没说什么,因为这很正常。
久贫咋富,正常人的第一反应应该都是这样,只有少数人才会立刻拿出去炫耀嘚瑟。
等他父母习惯了有钱人的生活之后,消费观念会自然而然的跟上来。
当然,能一直保持这样的生活习惯也没什么不好,哪怕被被人说抠门也无关紧要,自己开心才是最重要的,只要不乱来,不沾染各种不良习惯就行。
甚至,他巴不得他老爹老娘一辈子都能保持之前养成的理财观念,虽然发不了大财,但也绝对不会败家,再稳妥不过了,万一哪天他和李玲玲浪输了,还能回来啃老本。
不过生活习惯肯定要改一改,比如说做饭放盐多,日常吃蔬菜少,不怎么吃水果等等,尤其是第一条,他老爹的高血压就是吃盐吃出来的,他小时候在家吃饭还不觉得咋样,离家之后吃外面的饭总觉得太淡,后来才意识到不是他别人口味轻,而是他一家人的口味太重。
虽说农村人干重活儿必须重油重盐,可跟其他农村人相比,他老爹老娘的口味还是过重。
所以当天晚上他做饭的时候就把重盐的害处讲了一遍,让他老娘提前十几年体会到了家族微信群里到处都是的“健康小知识”的威力。
第二天上午,徐杨开车去了他三叔家。
他三叔是他爸爸的几个兄弟姐妹中年龄最小的,比他大十二岁,不过成家立业也早,已经有了一个五岁的女儿,目前一家三口居住在白塔村半山腰的老宅子里,日子过的稍微有点辛苦,正攒钱准备县城里买房子。
他到的时候,他三叔正老宅院子里的菜园里摘菜,看到他和他的大陆巡,眼睛一亮:“早就听说你发了大财,还以为你忘了我这个三爹了。”
“忘了谁也不敢忘了你,这不一回来就来你这儿报道了。”
“听说你去了一趟濠海?那边怎么样?是不是很发达?”
“发达是真的,不过也就那样儿吧,再有十年,国内几个大城市就能追上。”
“呵呵呵,你倒是比领导们还有信心,进来坐,让我瞅瞅你这是买了些什么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