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不太会做大生意。
思维方式就不是做大生意人的思维方式,而是在用程序员的思维方式和小摊贩的经营手段在经营互联网,企图通过深耕某一个或者某两三个领域去赚钱。
这么干,确实也有一定的好处,只要做出一定的成果,就不会被人轻易取代。
但问题也在这里,互联网企业注定要走向寡头化,不主动吞噬同行,就只有被吞噬这一个结局,没有第二种,就算互联网企业中比较佛系的某易和某狐,其实也一直在扩大自身业务规模,虽然看起来没多大成就,但能确保他们在同行们急速膨胀的时代里避免被吞噬。
而某山就不一样了,在雷老板辛辛苦苦带进股市之后,依然没想着扩大规模,只是一个劲儿的在自家一亩三分地儿上深耕。
结果也很明显,明明技术储备不差且拥有大批死忠用户的某山,还是逃不了被某企鹅收购的命运。
原因就在这里,该扩大规模的时候选择了固守自身。
不然的话,以求伯俊在互联网世界里的人脉、影响力、技术甚至财力,都不至于混到那个地步。
要知道,某山再拉胯,那也是07年就能上市的企业,比某东还早。
只要趁机扩大规模,弄点可以振奋人心的业务,那体量还不是噌噌噌的涨?
体量上来之后,再做什么不是更轻松?
可惜。
只能说太可惜了。
不过这对徐杨来说只要好处没有坏处。
他巴不得所有的同行和竞争对手都是求伯俊这样的人呢。
所以见求伯俊直接亮出了底线,他更直接:“开价吧。”
“十个亿。”
“告辞!”
徐杨起身就走。
开玩笑。
某山的游戏业务是值钱,但那是以后的事儿。
现在最多能值一个亿。
徐杨说的。
反正在徐杨眼里,某山游戏业务中最值钱的就一块,东山居的技术储备和少量游戏版权,其他几个不知名的工作室和小游戏完全没有价值,一文不值。
要不是对东山居有一定的情怀和好感,他最多出到五千万。
五千万也不少了。
换算成美金,就是六百多万美金。
这要是投到某企鹅或者某里,能换至少十个点的股份。
所以,求伯俊说的十亿,已经不是一般的狮子大开口了,而是在调戏人。
他徐大董事长哪里受得了这样的调戏?
求伯俊见状大急,一把拉住徐杨:“徐董,我们的游戏业务值这个价,我们不光有大量的工作室和人才、技术储备,还有很多线上线下渠道。”
额?
貌似确实如此?
徐杨想了想,某山确实有大量的线下业务。
在这个年代里,线下业务才是重中之重,哪家互联网企业要是有线下业务在手,市值就不会低了。
而且因为支付、物流等限制,线下业务更是企业发展根本绕不开的环节。
更别说渠道了。
什么叫渠道?
就是人脉关系网,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某山的单机游戏想卖出去,光盘是绕不开的,那么光盘的制作、运输、销售就需要一整套成熟的渠道,这同样是一家企业的核心。
换了老板后,要是没把这渠道交代清楚,那么,新接手的公司还得从新开发相关渠道,还得重新打点人脉关系,成本只会更高。
这么一想,十个亿倒也不算夸张。
是徐杨自个儿没有想到这茬儿。
毕竟他已经习惯了而十年后的生活状态。
二十年后,做游戏的,谁还在乎什么线下渠道?
不过,他是不会承认自己的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