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编剧溜溜,以及后来火过一段时间的官场文学类编剧周煤森。
更多的就不知道了。
当然,姜闻也算,但姜闻那种能导能演还能编的复合型人才肯定不会到他这小公司来。
所以,看过之后直接扫到一边,“这些事儿你自个儿看着办就行,我对这个不太了解,只能说别光找那些科班出身的高材生,也要留意一下野路子们,编剧这个职业吧,基本功很重要,但创意和灵性更重要,很多的时候,一个好玩有趣的创意就能把很普通的题材激活,知道吧?”
贾玉玲点头,“也在找,就是真找不到合适的。”
“没关系,慢慢来,”徐燕忽然想到成立后就没再管过的羚羊文学,“回头我在羚羊文学开一个专门出剧本的板块,看能不能从民间吸收一些有点质量的剧本,到时候你和老郭他们把把关,说不定就能发现什么瑰宝,说真的,民间多的是高手,就看你们有没有那个眼光和运气,反正平台我是给你们搭建起来了。”
贾玉玲眼睛亮了,“哥,真不愧是你啊,这想法好,太聪明了,只要能发现一份靠谱的剧本,就不亏,嘿嘿嘿。”
“那是,你当商业天才的称号是白送的?”
“要不我在羚羊文学网上挂个编辑的名?这样有编剧类文学,直接就发我手上,我觉得吧,我在这块也还是有点识人之明的。”
“没问题,不过这宽带得好好弄弄,网速不够可没办法网上办公。”
编剧类文学。
重生前隐约记得有网站搞过。
但后来就无疾而终了。
原因很简单。
门槛高,收益低。
或者说根本就没收益,所以只能砍掉。
但对徐杨和羚羊科技而言,收益不收益的真不重要,正如贾玉玲说的那样,只要能收到一份靠谱的剧本,这成本就回来了。
反正花不了多少钱,一年下来撑死了也就百十万而已,洒洒水啦。
当然,具体的运营规则还有审核标准、出价标准、合同、相关流程都需要慢慢琢磨,但都不是事儿。
所以徐杨直接霸占了贾玉玲的电脑,打开羚羊文学网瞅了瞅。
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