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但给外界、给投资人、给某度公司员工的感觉却完全不同。
嗯,这叫分散持股。
虽然徐杨和羚羊科技拿的都是b股,不影响小李子对某度的掌控权,但确实容易引起一些不必要的误会和顾虑。
但徐杨愿意分散持股,那就简单多了。
直接引进就行,连份额都无所谓,反正在ab股制度中,只要小李子掌握的b股股数在10以上,对某度的掌控力就是100的,这也是小李子为什么疯狂往外发售股票的主要原因。
当然,也可能是没办法。
如果不是这么大方,以某度的盈利状况,可能早就在几大互联网巨头的竞争中消失不见了,根本没有后来的东山再起。
嗯,确实是东山再起。
某度在经过接近七八年的低潮之后,在二十年后的人工智能领域再次崛起,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人工智能大牛,重新成为互联网领域的新宠儿。
没办法,某度的技术储备实在太厚了。
小李子在技术领域的前瞻性也不错。
要不是商业操作实在拉胯,某度早就起飞了。
这可不是贬低小李子,而是事实。
在某度的人工智能崛起之后,某度的主要盈利方式依然是广告。
除了广告,某度就没有哪一项业务可以正儿八经的赚钱。
但现在,那肯定是另外一种情况。
就羚羊科技这10个点的分红,就够某度吃的饱饱的,反应在股市上,那就是巨额的盈利,股价就会蹭蹭的涨。
当然,这是双赢。
某度有技术。
羚羊科技可以弥补这方面的短板,同时呢,某度的财报好看,股价就会上涨,这样持有某度20股份的羚羊科技也会大涨特涨。
而且某度在美股,羚羊科技在港股,一个征战海外,一个稳守边疆,一内一外简直不要太稳。
等若干年后,中概股在美股集体遇冷的时候,再回港股也不至于盘中破发。
嘿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