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徒弟王臣(2 / 3)

安天 天子渡津 263 字 6个月前

无上道法,也能窥其一二。

就这样,这段时间白子推走遍了中原以北,玉门关、那齐山、青海湖,四周各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这期间,他对于道的感悟提高了多少,他自己也不清楚。

不过他确实看遍了人间冷暖,对于人这种万物之灵,又有了许多见解。

他本打算就这样一路南下,再去中原以南的地方,看看那里的秀丽山川。

然而他却意外在一个小镇遇到了三位师兄。

这三位师兄早他许多年上山,不管是对于道法的理解还是武艺境界,都早已超凡脱俗。

所以自打白子推上山后,他就没见过这几人离开青云。

尤其是大师兄沈玉,几乎连玉悬观都没离开过半步。

可这一次,三位师兄竟然一起下了山。

白子推问了半天,沈玉终于耐不住小师弟的磨,开口告诉他了一个大秘密。

原来,重阳子年轻时游历天下,曾经收过一个徒弟。

这个徒弟名叫王臣,重阳子遇到他时,他还是个在村里放牛的娃娃。

据说王臣天赋极高,重阳子一眼便看到了道教兴盛百年的传人。

于是乎,之后的日子里,他就带着王臣离开了那个小村子,从此走南闯北,师徒二人形影不离。

不过,那时候的重阳子不过是一介年轻道士,江湖上鲜有人知。

就这样,师徒二人在一起生活了将近十年。

这十年,重阳子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道士,变成了江湖中小有名气的青云山道长。

而王臣,也从当年那个放牛娃,变成了一位武艺精湛的少年。

然而,少年的心,总是跳脱的。

亦或者,王臣本身,就是不愿屈于道法之下的。

当他本领越来越大,帮助的百姓越来越多,向他谢恩之人也越来越多之后,他突然感觉好生无趣。

没错,就是他这样的一个天才,为何也要屈于天道轮回之下,为何也要经历生老病死?

很难相信,一个不满二十岁的少年,会对生死的理解如此深刻。

深刻到他清楚的意识到,自己绝不要面对那一天。

但是他很聪明,他知道这个想法太过有违天理循环,所以一直压抑在心里,从未与重阳子讲过。

而年轻的重阳子,也得意于收了这样一位天才门生,一门心思的只想着教他功夫,对于少年的心却未曾多加考察。

就这样,年少的王臣,在心底种下了一颗邪祟的种子。

而种子的开花,往往只需要等待。

二十岁生日这天,王臣等来了他的机会。

这天,重阳子恰好要为一户人家主持丧事,于是想着等忙完了再替徒儿轻生。

这种普通的丧事,以来没有妖魔作怪,而来没有凶险恶灵,王臣自然是提不起兴趣。

按照重阳子的性格,王臣平日里若是对待这些小事如此散漫,他早就批评教育了。

然而,也许是因为这天是王臣生日,重阳子不想破坏气氛,于是并没有管束他。

相反,重阳子给了他些许银两,还难得的放了他半天休息,让他自己去买些喜欢的玩意。

王臣从小跟着重阳子长大,对于武学之外的东西深感无聊。

不过,这难得的半天时光,让他能够一个人好好的思考今后的路。

然而,就在这天,一个人行在郊外乱石岗的王臣,遇到了一位神秘的老人。

这个老人具体是谁,现在已经没人知道了。

沈玉只知道,直到子时,重阳子才在乱石岗中找到已经重伤昏死过去的王臣。

而那老人,只留下了一本破旧的古籍,再也没了身影。

伤好之后,重阳子几次问王臣那日发生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