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都搬了出来。
唉,凑合着拍吧!
凯文从随身携带的包里取出了一台数码摄像机,对准机场跑道,开始做一些准备工作。
按照用途,可以分为广播级、专业级和消费级。 夏景行本来想找电视台借一台广播级摄像机的,后来放弃了这个想法。 因为油管是面向大众的,大众不可能用广播级的机型。 油管拍摄的第一条视频,最好画质差一点,显得业余一点,才能引起更多人的共鸣:就这?我也能拍! 搞太专业了,跟用户有距离感,不太友好! 凯文的那台dv就是一台消费级的机型,算是消费级中比较高端的机型,好几千美元。 此时他单手拿着那台dv,正在试着拍两段视频,看看效果。 夏景行双手抱胸,踱着步,望着宽敞无比的机场跑道,正在无聊的等机来。 机场工作人员的对讲机突然响了:五分钟后,有一架波音747降落。 凯文也调试得差不多了,朝夏景行点头,“ok,没问题,准备好了。” 五分钟后。 震聋欲耳的声音传来,一架白色的飞机从他们背后破空而来,卷起了一阵狂风,飞沙走石,把人发型都吹乱了。 凯文抓紧时机,举起dv就开始追踪拍摄。 从飞机低空飞行,到接触跑道开始滑行,一段视频,共拍了三十九秒。 夏景行走过去看了看,视频拍得还不错,手没抖,画面没晃。 “你这不行啊,一看就太专业了。” 凯文也知道戴伦老爱开玩笑,耸了耸肩,也幽默了一把:“这就没办法了,我已经非常克制实力发挥了。” 夏景行笑了一下,对那名机场派来协助他们拍摄的工作人员说道:“辛苦你了,带我们换个观测点,再拍一条飞机起飞的视频。” 工作人员点头,又带着两人换了一个地方,让凯文拍了一条飞机起飞的视频,这才算结束了此次的拍摄任务。 夏景行开着车,又搭载着凯文回到了油管网站所在的四楼。 十几名员工全都翘首以盼,锅都假好了,就等米了。 在这个智能手机还没有诞生的时代里,在还没有油管这类视频的时侯,任何人想要把自己拍摄的东西放到网络上,实际上会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 在美国,你要先去音像店,把你的录像带转成数字格式,再刻录到cd上,然后付费采购私人服务器或者托管站点的服务器空间,上传视频。 整个过程基本可以理解成,现在要把你家里的dvd的内容复制到网盘上,同时还得付一笔钱给网盘。 油管的出现,相当于给用户推出了:免费的上传服务、免费的服务器空间、还能一键分享视频。 这会儿的dv上传视频到电脑上还比较麻烦,需要一张数据采集卡。 采集卡主要是捕获外界光电、视频、音频等模拟信号,并将其数字化导入计算机进行数字处理的捕获设备。 把视频在电脑里存好了以后,夏景行登录油管网站,在右上方选择摄像头按钮,点击上传视频。 进入上传视频界面后,有一个视频的标题设置,用户自己为视频添加一段文字描述,这视频主题是干嘛的? 夏景行打了几个字,波音747飞机起飞视频,简洁明了。 同时,这个界面还了几十组官方制作的主题标签,用户自己选择给视频添加标签,这是方便油管的运营人员后期给视频做分组和搜索索引。 夏景行选择了景物标签,意思是自己拍的是景物,不是人物。 目前油管还没有高级设置,比如允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