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卓只让信息在脑海里过了一秒就打断道:“什么?不可能吧,弄错了吧,上哪是全球前十啊?你们idc一定要严谨啊,不能博人眼球!”
一直以来,冰芯都很低调,尤其65n之后,国内媒体基本是消音处理,没有大肆宣扬。
这怎么好端端的就成了全球前十晶圆代工厂呢?
方卓有点生气。
海顿听到方总的反应,懵了几秒钟后说道:“根据我们的评估,也根据我们对冰芯客户的询问与信息收集,还有来自消息人士的透露,冰芯2008年的全年营收在14亿美元左右,方总,我今天就是想和你求证这个数据。”
“怎么可能这么多?idc名不……名不副实啊。”方卓差点用错成语,idc果然名不虚传,这个数据太准了。
所谓的消息人士怕不是高盛或者哪一家股东吧。
冰芯在自家业务和营收上向来秘而不宣,但机构股东总是能知道的,虽然也打了招呼,保不齐就往外透露消息。
整个2008年,冰芯全年营收确实有14亿美元,准确的说,是14.18亿美元,这个规模足以成为全球前列的晶圆代工厂。
之所以进步这么大就是因为65n生产线的顺利运转。
今年第一季度,庐州厂的65n生产线产能爬坡,3月份的时候从1.5片爬到2.5片,剩下的三个季度受到次贷和金融危机影响,产能利用率没能按照预期拉满,平均只有80。
全年下来,1.5+1.5+21023片。
冰芯12英寸65n制程的晶圆价格逊色于台记和联电,台记是5000美元一片,联电是4500美元,冰芯平均是4400美元。
单单65n生产线在全年贡献的营收就是23440010.12亿美元。
而庐州厂130n生产线、临安二厂利基型存储、申城三厂传感器加起来的营收是4.06亿美元。
即便国际最先进的量产制程是45/40n,相对先进的65n制程仍旧在量产一年多的时间里把冰芯推到了全球前十的代工厂行列。
这有点像当初的中芯,仅仅四年就成为全球第四大代工厂,凭借的就是制程的快速追赶与落地。
先进制程的意义之一便是如此了。
当然,大厂和强厂是两个概念。
方卓自认为冰芯不算特别大,更谈不上强,去年营收14.18亿美元,成本就13.38亿,毛利只0.8亿,还有,净亏损是2.9亿。
这样的情况凭什么是全球前十乃至所谓的第四晶圆厂啊?
你们idc单凭营收来评比,这个标准是不是就有问题?
方卓对来自idc的评比敬谢不敏。
“方总,idc绝对专业,我们结合高通、ad等客户的信息披露,还有上游原材料的情况,认为冰芯65n制程为晶圆厂带来了高达10亿美元的销售额,而申城厂生产的传感器在下半年逆势上涨,也是行业里值得欣慰的表现。”海顿大致明白方总是属于哪一类老板了。
他保持礼貌的强调道:“方总,idc很高兴能看到华夏出现一家比肩中芯的企业,也希望冰芯未来能获得更大的发展,这次的数据验证只是为了有所修正,既然你对数字有异议,我们会再认真比对数据的。”
idc不可能轻易修改结论,你只是冰芯的董事长,你懂什么营收数据。
方卓听出来对方的坚持,皱眉问道:“你刚才说冰芯是第四?前面都是谁?”
“台记、联电、特许半导体。”海顿平静的说道。
“它们的营收呢?”方卓又问。
海顿继续回答:“台记是106亿美元,联电是29.6亿美元,特许是17.4亿美元。”
方卓沉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