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他便去了图书馆。
在图书馆收集资料时,他刚好看到一则报纸上刊登有某某杂志社举办征文比赛的消息。
他顿然间灵光一闪,想起后世许多文学奖都和企业有过合作,比如“某某杯”征文,“某某”文学奖冠名,脑海当中瞬间产生了一个想法。
既然后世可以这么办,是不是当下也可以这么办呢?
有了这个想法后,贺云立刻就开始在图书馆内寻找自己所想要的资料。
经过一番查找后,他还真发现了一些事例。
事实上,贺云所不知道的是,这种合作模式,在八十年代中后期至九十年代,是很流行的,即使是“人民文学奖”,也有过“赞助”。
其实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要知道不管是征文比赛还是“文学奖”,奖金都并不高,除非是有企业冠名,否则,一般的杂志社根本没这个资金去弄这些东西。
“就是不知道这事上级部门会不会批复下来。”贺云暗暗嘀咕了一句,不禁微微摇了摇头,继续写着那两篇散文。
…………
这天,贺云路过门卫室,门卫大爷递给了他一封信。
他看了看信封,发现是王溯寄来的。
于是,他拆开信看了一下,不由长松了口气。
只要不是邀请他写剧本就好。
说真的,他是真不想再写剧本了。
至少这段时间内,他不想再写了,现在,他只想按照自己的计划,把书稿一一写完。
至于其他的,他不想去深究,也不想过问。
即使是电视剧《湖山情》临时更换导演这事,他也不想掺和。
换成著名导演王福林又如何?
虽然他去年拍摄完毕的《红楼梦》火遍全国,但这并不代表他就擅长拍现实主义题材的电视剧。
再说,他一个编剧,跟他说这些又有什么用?这又不是他所能决定的,关键得看京都电视剧创作中心他们的意见。
“算了,这事与我没什么关系,我便装作不知道好了。”贺云暗暗嘀咕了一句,将信塞到口袋内后,就径直朝着学校外走去。
…………
数天后,贺云再次收到了一封信,信是李主任寄来的。
李主任在信中详细说了一下征文比赛与文学奖设立一事。
征文比赛,上级给批复了,可文学奖设立,却被卡住了,上级并未同意这事。
至于与企业合作冠名一事,杂志社倒也谈妥了。
合作的是银城本地的一家机械厂。
你没听错,不是其他企业,而是一家氮肥厂,据说以前是军工企业,现在改为了半军工,半民营的生产企业。
这消息咋一听上去似乎有些不靠谱,但其实这就是当下这个时代的特色。
毕竟能够打得起广告冠名的企业,现在大多数都是盈利的企业,尤以机械厂、农药化肥厂居多。
“咦……邀请我担任此次征文比赛的评委?这……”
贺云看到信的最后,却是一愣。
他万万没想到,李主任竟然会邀请他担任此次征文比赛的评委。
按常理而言,评委基本上都是“老同志”担任才对,他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担任评委,这着实无法让人信服。
“难道是因为这个提议是我提的,所以李主任这才考虑让我担任征文比赛的评委?应该不至于吧?”
虽然有些突然与不解,但看在李主任的面子上,贺云还是决定答应这事。
只是让贺云没有想到的是,仅仅几天后,他又收到了一封信。
信依旧是李主任寄来的,这一次,他告诉贺云,征文比赛已经定下时间期限了,为这个月月底号至下下个月三十号,为期两个月。
比赛奖项分为一等奖三名,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