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2 / 3)

清河情歌 东乌西兔 3228 字 2022-01-11

路买一些新鲜的菜蔬、西瓜和甜瓜。回到家,用凉水镇上瓜果,烧好早餐,喊孔意起床。

孔意问过他,为什么不直接放进冰箱里,那样岂不是更冰更好吃?

他回答:“伤身体”。

“小意,小意,小意”,乔晖很享受叫不醒孔意的时刻,孔意昼伏夜出,越是深夜越有精神,反倒是早晨,如果不叫她,她能再睡到晚上。

每天,乔晖弯着腰,小心翼翼的连喊几声“小意”,扳着她的肩膀给她翻个身。她仰面朝上,眯着眼睛,努力睁开着,睫毛抖啊抖啊。枕头早就不知去向,在她这里,枕头可以垫脚、垫腿,就是不能垫她的头。乔晖笑了笑,坐下来,抱过她的头,放到自己腿上。一手托着下巴,一手叉开手指,轻轻梳理着一头打卷的乱发,继续喊她:“起不起?今天我买了牛尾汤”。

不出所料,眼睛睁开了,大脑开机了,眨巴眨巴,问:“油条买了吗?”

孔意的口味很重,早餐吃油条,人家姑娘都是甜豆浆,她却要油腻腻的肉汤,美其名曰,香味重叠。

“买了,馋虫”,轻轻的拍拍下巴,“起不起?再不起汤凉了。”

孔意挣扎几下,舒展舒展肩膀,翻身。乔晖手上使力,将她半扶半推着起来,看她坐在那里低头瞌睡一会儿,晃几下脑袋。自己站起来,去开窗帘开窗,再伸出脚,将拖鞋踢给她。

她懵懵的从床上溜下地,还要趴回去摸找眼镜。有时候,乔晖故意不帮她,就站在一旁笑着看她“盲人摸象”。

乔晖从没见过小女孩儿这个样子。部队里,那些来队家属,个顶个的温柔稳重。都说“妇女能顶半边天”,在乔晖看来,那些家属,已经顶起了整个天了。

每每看到孔意这样生活不能自理的样子,乔晖都庆幸,自己是退役之后认识了她。否则,下场可能比副队长还要惨。

那一天,湛江的傍晚,晚霞是粉红色的。如果有相机、有画笔,这幅晚霞,一定很美,足以挂到俱乐部墙上的那种。副队长在值班室翻找了两个箱子,最后只找到一封薄薄的信,白色的信封,娟秀的几行小字,贴着五张邮票。

乔晖集邮,部队里生活单调,逼迫着每个人都生出许多文艺爱好来,弹琴、画画、织毛衣、编钥匙链……乔晖集邮,每个家属寄来的信,自己都是第一个冲上去剪邮票。拿出折叠小剪刀,狠狠的将信封一起剪下,泡在茶缸里,等待这张邮票自己轻轻的飘起来,然后找本书夹住,吸水,展平,再仔仔细细的收藏进集邮册里面。

这封信,薄薄的,不超重,却足足贴了五张邮票。那是乔晖寻觅多时的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八十周年的纪念邮票,《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副队长在电话里和她聊起过。乔晖知道,这还是专门给自己的。

信很简单,姑娘订婚了。

副队长留了三期。他以为,姑娘会理解自己。乔晖替他写过信,郑重的请姑娘来队看一看,请她来驻地陪伴副队长。乔晖也替他找过房子,驻地离城镇太远,乔晖在附近民房租了一间厢房,拿着涂料,带着班里弟兄,粉刷的干干净净。几个大男人,还热火朝天的在院子里搭了个小型卫生间,挖了一条长长的水沟,上面铺上干净的青石板。这一切,都为了那个爱干净的姑娘。

大家都以为,副队长终于既拥有了爱情,又没有离开自己的狙击枪。为此,班队会时候,大家还给他“呱唧呱唧”了几下,庆祝咱们这里终于有了第一个来队家属。

副队长拿着“家属来队情况说明书”,跑前跑后请领导签字,都被拒绝了,理由是“女朋友不是家属”。乔晖帮着他去据理力争,“来了就去领证,就是家属了”,但纪律就是纪律,纪律没有办法变通。副队长发愁了半天,约上乔晖给姑娘打电话,结结巴巴地刚一开口,那边电话就挂断了。再打过去,她不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