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比划着带着些喘气的声音道:“这个不是假药,这是这能治病的药。”
说完,他把烟往烟灰缸里摁了摁,看着局长拿起药瓶,也就继续讲道:
“这种药,真的将近四万块,这个才五千。”
他现在的逻辑,就是观众的逻辑,放在一个得力刑警身上或许有点不适合。所以他说完这话并不是和原版一样:我展示完调查结果了,我放松地往后靠,坐下了。
而是整个人身子不自觉地,一直保持前倾的姿势。
这个姿势是倾听,是询问意见,代表着他虽然说着这个话,但是他心里知道这个东西是什么样的性质。只是这件事情不是非黑即白,所以他需要一个权威来做决定。
而局长就是这个权威:
“是不是走私来的?”
“...是。”
“进没进医疗手册啊?”
叶青舔了舔嘴唇:“没有。”
“那还不是假药么?”继续平静的语气说完,老局长把药瓶往桌上一放。
叶青眼睛随着过去,这事也就相当于一锤定音了。
“咔。”文牧野喊了停,只是这一次他没有说什么。
这不是文牧野第一次拍戏,但他确实算是新手导演。所以叶青这第一场两场演下来,文牧野感觉很不错,第三场四场也不错,导演就有点慌:
师弟虽然说是北电毕业的,但之前名声也不太好,演技不咋行。
就算是最近的《寒夜》里,他算得上不错的表演,也就是医院那场戏,且都是有周东雨的加成。
所以咱们的文导突然就迟疑了:
叶青表演这么多,我都觉得不错,是不是真的我的标准太松了?还是说我真没有经验,不行,不能这么来了。
“那个,叶青,咱们再来一遍试试看?你再找找感觉。”
“啊?喔,好。”
...
在文牧野的压榨之下,叶青被迫不得不跟着他尝试了更多的可能性。这机场戏,叶青折腾着拍了两天多,或者接近三天,当然中间也穿插着别人的戏份。
但事实证明,叶青一开始的演法就是最好的。
也是,人家本身分析的就还挺到位的,准备了一两个月说我这里怎么对话,我这里人物什么情绪,这里可以和什么道具互动,都是有想法的。
科班演员,固然演技有时候略显死板,但是底子还是在那。
真要现场来,有状态就有,没状态就无的那种,导演才悲催。
所以文牧野后来平静地接受了:
确实是自己对曹斌这个角色的预设,和叶青的演技期待值比较低。但人家已经做的不错了,又挺贴合人物形象,那就加以修饰改进就行了。
所以后续拍摄就比较正常了。
曹斌这个角色的戏份看着不算多,但其实也不少。他的戏份主要集中在后半段,所以也不是几天就能拍完的。
加上耽搁的两天功夫,拍到十二月份,叶青才拍完前面那些比较零散琐碎的戏份。
剩下的都是大戏。
就比如说今天的这一场,和徐争对峙的戏。
曹斌其实已经摸到了程勇的名字,但他没有大张旗鼓,只是选择自己一个人去和他交流。
到这一段其实故事已经接近尾声了,甚至某种意义上说,真相都已经揭露在了曹斌面前。于是叶青在开拍前反复调整自己的角色,又熬了个大夜,就跟电影里曹斌熬夜查看资料一样。
带着这种状态,他来到了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