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建议向丁老师学习(2 / 3)

+了。”

另一个小伙伴叹了口气:“算了,这种书存量肯定小,很容易卖空,你赶快看看,别的歌词里提到的书还有没有!”

于是屏幕前的小伙伴们丢下了正在直播的比赛,直接开启了工作模式。

这一幕在很多地方发生:

那些喜欢蹭叶青歌曲热度的自媒体们,这一次有点懵比——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神殿,征战,苏美女神...

不专业的,只能挨个查。

甚至还需要买书分析。

但这个年代,什么东西都讲究一个迅速。

很快就有专业人士写了文章,然后发表出来:“叶青新歌的歌词听不懂吗?原来它背后,竟然都是真实的历史!”

...

再回到屏幕前的普通观众视角。

老实讲啊,《爱在西元前》如果是一个普通的歌手发出来,大家可能一脸疑惑。

但这是叶青。

他拿这首首歌作为第一波主打曲。

很多人下意识地就觉得还不错,然后进而上网去搜相关的评论。这时候专业的乐评人还在分析,但也有权威的人比较快地就发出来了围脖。

10点05分,李建发博上了热搜:

“多少人都在模仿叶青的音乐,他们的包括咬字,曲风,编曲都很像,但那都真的只是模仿,市场上只有这么一个风格的人叫叶青。

我很喜欢他这种风格,而且老实说比叶青的英文歌曲来说,我是更偏爱中文歌。

而今天他又给了我一个惊喜,在我以为这个风格可以持续很久,也担心他太高难以为继的时候,这么充满实验性质的《爱在西元前》真的是非常大的突破,也很好听。

所以我只想说一句,很多人都在追逐叶青的风格,但是只有叶青能追上他自己。”

嗯,这话说得...

有异曲同工之妙啊。

而在这条热搜下面,有一阵子没有出现的陶吉吉也评论了。

要知道他感情方面肯定是有一些问题的,至少不能用ppt,用poer&nt会不会好一些...

咳咳,玩笑,玩笑。

但是要论音乐造诣,特别是节奏蓝调r&;;b这回事情,年长一点的都知道他当年多厉害,也知道他被称为什么吧?

所以陶吉吉发了一张截图和一张自拍,就坐在电脑前,和几个朋友聚在一起。

手里还拿着纸和笔,写了些东西。

然后他配文:

“葉青是我這些年來很少見到的,這麼優秀的華語音樂人。在他音樂裡德一些處理,都很有自己的風格。而你聽他一整張專輯下來,你就會覺得,對,這就是葉青。

所以我也有關注他的舞臺,和我的好友一起,然後我簡直難以相信《愛在西元前》這首歌,對於r&;;b的處理和理解,簡直是具有時代跨越性的。今天的等待全都值得了,因為這是一種全新的風格。

但這種風格,只能是他,還是大家也都可以,我想,就很難給出準確答案了。”

...

这以上的两位,都仅仅是比较早期的评论。发博的音乐人,实在是太多了。

爱在西元前

这个热搜下面,滚动式刷屏,刷的还都是音乐圈里的知名人士。

简短一点的,如袁娅维:

“这首歌我连续听了好几遍,每一遍都有不同的感受,因为太多细节处理了。希望大家都能静下心来听听,然后和我分享感受。还有,人声运用的真好!!!”

长一点的,那就太多了。

因为确实无论是这个编曲,还是唱法,亦或是里面最重要的各种实验性质的元素,都是前所未见的。

也有太多的东西可以说了。

但这些长文都有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