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个体户。
现在他是在这个时代有着特殊意义,特殊任务的民营企业家。
说的再俗一点,他是一位出手就是几百万巨款的有钱人。
“这些菜在眼前,咱们可不能无动于衷,边吃边谈。”
这京城人没有几个人不好吃的。
今儿呢不谈质量,也不谈数量,吃饱为算。
“老骆,今儿请您来呢,是想请您帮我们哥几个大忙。”
菜还没有吃几口,这肉戏就来了。
既然自己也有掺合一脚,不如大方一点。
“您说,只要我能帮的,没二话。”
说话归说话,这菜还是不能停的。
他们三人大喜过望。
郑小龙放下手里的餐具,擦了一下嘴,激动的说:“不瞒您说,我们京城电视艺术中心,想改编拍摄海言的《便衣警察》。
由于资金不足,只能拍摄12集左右内容。
要时只单单拍摄这12集,那完全是讲不好这个好故事。”
他说着…………
骆涛也暗自思索着,哦,他们这是拿自己当砖石骆老九了。
这馊主意不用猜,准是老马这孙子出的。
看了他一眼,他脸皮厚,全然不当一回事。
还文人风骨,这踏马就是闭上嘴微笑。
他们这是想让自己投资,一是讲好这个故事。
《便衣警察》有两个为人熟知的版本,一个就是现在要拍摄的87版,另一个版本是05版。
05年这个版本就是海言为了补87版《便衣警察》没讲好的故事而拍摄。
这里面当然也有他们那帮人的私心,国内八十年代的电视剧,一般都是十集左右,小点的也都两集左右。
这个规矩在《西游记》之后就被打破,86版《西游记》原计划拍摄45集,后来因为一些原因吧,删剪的只有25集。
播放的时候,还特地打上了一行字,长篇连续电视剧。
在八十年代超过二十集的电视剧,差不多都有这么一句。
“那不知道你们要想讲好这个故事,需要拍摄多少集?”
骆涛也不想跟他们兜圈圈,直奔主题。
“二十集。”
“我可以出资让你们拍剩下的八集,不过我有几点要求?”
骆涛也不能对谁都那么大方,该挣取点利益,还是要挣取的,他们可不像吴天明那么纯粹。
“您说?”
“第一,你们的服装要用我们西昌生产的,第二希望能在情节合理的地方,给我们西昌宣传一下。”
郑小龙还以为什么要求,这两个要求,在他看来都是不是要求的要求。
就拿第一个要求来说,这怎么看都不是要求,怎么感觉都像是骆涛在做福利。
在电视剧打广告,虽然没做过,但为了大业完全可以尝试一下。
更何况骆涛也说了,是在情节合理的地方。
“这儿一点问题都没有,老骆,今儿在这儿我敢跟您保证电视播出去之后,全国那绝对更知道咱西昌楼的大名。”
说话就说话,谁跟你咱西昌楼,占便宜呐。
这帮京圈人的嘴,不比那些光头差。
在三人都以为这事完美结束的时候,骆涛说道:“嗯,还有。”
他们手里握的刀叉,都停在半空,屏住呼吸看着骆涛,这是怕他提些有难度的要求。
郑小龙心想这空手套白狼,真不那么容易。
骆涛见他们这熊状,莞尔一笑,“也没啥事?就是你们艺术中心要是想《便衣警察》在香江和濠江上映,我可以帮你们。”
郑小龙和海言各自咽了一口自产自销的精华液体。
这事要是真成了,对他们太有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