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来说道:“我想你们很爱这里,为什么?因为这里是大家祖祖辈辈的家。
但是你们也不爱这里,又为什么?因为这里穷。”
骆涛话音刚落,人群中就热闹了起来,都在小声议论。
“你们知道你们为什么穷吗?”骆涛指了指脑袋,“这不是说乡亲们不聪明,而是你们固执,不开明。”
这话很容易惹火,好在今儿又这么多领导压阵,不然骆涛今儿一定是九死一生。
“改革开放我们都走了快八年了,你们怎么还能有旧的观念,……重男轻女,就是旧东西,要不得,男孩子能上学读书,为什么女孩子就不能上学读书。
我们天天在说:妇女能顶半边天,可我们没做到,连最基础的女童上学都没解决好。”这最后是说给在场的干部们听的。
骆涛说着又再一次走向那妇人,问道:“大嫂,您去过扫盲班吗?”
她现在有点怵骆涛,也不说话就点头,“那您认识字吗?”
她以最快的速度回应,似是害怕骆涛要她当着乡亲们的面认字,“不,不认识字。”连连摆手。
她的动作稍稍有点滑稽,引得大家发笑。
“您这个大嫂啊,……那说识字好还是不识字好?”
她不假思索,脱口而出,“那肯定是认字好了。”
“那为什么不让您家闺女上学,是没钱吗?”
她低头不语,也不回骆涛,就抽身走了。
看样子家里是有闲钱供孩子读书的,但她为什么不出钱让孩子读书啊?
骆涛见她走了,还真有点没有料道。
还好支书走了过来,“骆先生,这女的是孩子的后娘。”
“是的,这二民家的最不喜欢女娃了,整天说女娃是赔钱货。”群众都很踊跃揭发。
“……”
出了这么一档子事,骆涛也没心情讲了。
胡同志又和乡亲们聊了一会,便都散了。
天色渐晚,由于村里也没有地方休息。
大家只好拖着疲惫的身躯去县招待所。
临走前还不忘问支书:“小姑娘,回家不会有的事吧?”
骆涛虽然没见过传说中的“后妈”是什么样,那也是听过其厉害,“后妈”给人的第一感官就是不行。
这话有点绝对了,但也不是没道理。
支书打包票说:“这个你就放心吧,二民家的没那个胆子。”
有了这支书的保证,骆涛心里多少有了一点踏实,但还是说:“明天,我们还会回来一趟,好好了解村里的情况。”
“欢迎,欢迎。……”他是高兴又不高兴。
但还是面带微笑送走了骆涛一行人。
在太阳还没有落山之前,十余辆车子,浩浩汤汤来,又浩浩汤汤离开梁家寨。
待站在村口看不见汽车的灯光,他们才回到村会议室,镇里的领导才对梁家寨的支书说:“老梁,你怎么搞的,你也是老*员了,怎么这点事都办不好。……”
“镇长,这事怪我,安排的不当。……不是,这领导怎么说来就来了,也不提前打个招呼。……”这梁支书跟这镇长关系可不一般,当然了他自己也不是一般人。
不是也会和他的上级领导这么说话。
镇长看了他一眼,也是今天的事太过突然,谁都没有准备,再者就是上面走的时候也没有怪罪,也不能全怪梁支书。
“领导的事,你操的着心吗?
我可告诉你,骆先生临走说的事,你一定要做好。
这位骆先生可了不得,不光胡书*记给他面子,就连最上面的领导也都给他面子。”
梁支书有点不敢相信,“是吗?”
“哼,我还能唬你,别不当一回事,人家83年就给安康捐了两百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