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海外的放映版权,我想他们不会拒绝的。”
现在部门单位处处缺钱,虽然这两年影视单位效益不错,但也架不住狼多肉少。
所收利润差不多也都是来自国内,也挣不了什么大钱。
从《少林寺》开始国内影视作品才开始在国外有点知名度。
《少林寺》大火之后,上面就下决心拍能挣外汇的影视作品,想法很好,但忘了不是那一部都能得到上面那么大的扶持力度。
像今年开拍的狄龙版的《末代皇帝》,中外合作拍摄,闹的动静可不小。
开拍之初曾有人想请骆涛去看看,都被骆涛婉拒了。
因为他们是在故宫里拍摄,就凭这一条骆涛就可以不待见他们,但碍于上面,也没公开说什么不好。
现在的骆涛没什么重要的事也懒得去了,看着他们叽里咕噜心烦。
现在的骆涛很有点“卫道士”的样子,看不得这儿看不得那儿。
罗枫又跟他解释了几句,他自然也就什么都明白了。
台下议论着事情,台上也已经吵翻了。
牛群跟李立山一上台就针锋相对,讨论着红学。
现在的他还没有和冯巩搭档。
骆涛见到牛群的那张脸就忍不住想笑,台下自我脑补着他那激灵的小眼神,配是他那张一本正经的脸,这两者合在一起别提有多诙谐可乐。
骆涛记忆里的牛群都是88年之后。
如果没记错的话,他的成名作应该是明年春晚的一个节目《巧立名目》,这段相声还出了一句非常有时代烙印的话:领导冒号。
这段非常可乐的相声就是他和李立山合作表演完成的。
要说火还的是九十年代他和冯巩搭档,比如他们表演梁佐创作的《小偷公司》。
这段相声真的是百听不厌,里面的经典台词: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横批:不服不行。
这话也就那时候敢说能播,搁现在一准石沉大海。
由于时间短,还要紧扣今儿晚会的主题,他们这段名为《红楼人物谜语》包袱很少。
一大段下来,骆涛基本上没怎么笑,但也被其中一句逗的大乐了。
“有人冒充你妈——贾母。”
最后一个哑谜非常好,“凤姐”手着扶“黛玉”,这就引出了王导,节目很自然的转向了下一个。
“这个不错,很连贯。”
那边王导就介绍同他坐在一桌的外国佬,听到“联邦得国”这个时代名词,骆涛还十分好奇望了一下来自联邦得国的大胡子。
联邦得国因历史原因拆分德酱形成的一个国家,一个东一个西,联邦得国也叫西德。
这个国家于二战后出现,消失于1990年一堵大墙倒后,后又跟东德合二为一。
罗枫听一个外国佬向王导说想扮成红楼里面的人物。
“这外国女的真有意思,她这是想扮林黛玉啊!”
已经卸了妆回来的李智道:“我看挺好的啊,这样节目看着才有趣呢。”
“是的,我还没见过外国人穿古装呢。”
他们扮上行头好不看暂且不说,就她们那蹩脚的普通话就比很多香江人好不少。
而且还都是出自国内名校的留学生。
大家也都挺想看,鼓掌叫好。
待她们去后台化妆,王导扯了扯带着长长电线的话筒,给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介绍剧组人员和对《红楼梦》剧组有过帮助的来宾。
当介绍到朱先生的时候,骆涛还特意望了一下,就见老先生站了起来,像个将军一样,微微点了一下头,连个笑容都没有。
“骆先生,这位是?”邱大昶见骆涛望而发笑,便问道。
“哦,刚才那位是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