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 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2 / 3)

但是,土地是大头,现在拿下来,约等于降低了企业成本。

“不错,拿到手才是自己的,老板好算计。”

管理、经营企业,乔依娜是内行。

沈度的战略规划无人能及,她很认同沈度对未来趋势的分析。

“既然老板同意,机会合适的话,公司与北区签订协议。”

“拿下土地容易,项目可要抓紧了,不要让北区感觉咱们是皮包公司,空手套白狼。”

“嘻嘻,不会的,昨日并购部还来过电话,通报了日国收购进展。有一家计算机公司资金链断掉了,并购部正在与对方谈判,不出意外的话,很快完成收购。”

乔依娜早有计划,从头开始速度太慢,收购现有企业稍加改造很快上项目。

而且她的信息量很大,自然会选择最优的性价比。

“好,非常好,争取今年完成这个项目。”

沈度再想,深度投资公司上马计算机项目,估计那个联想只剩下梦想了。

“今年完成项目应该没有多大问题,与日国那边谈判结束,立刻安排新进员工培训,设备采购,零部件下订单,厂区建设等完全可以同步进行。听说这边的建设速度非常快,如果这样的话,应该没有多大问题。”

不错,当年港北速度可不是吹牛。

乔依娜呆的时间越长,知道的越多,估计再过一两年应该是一个中国通。

其实,现在也差不多也算是。

“计算机项目好说,没有多大难度。重点还在于我说的那几个尖端项目,如果我们生产的计算机,能配备自己的视窗软件,那就是软硬件齐备,竞争优势非常强大。不管是计算机还是其他通信行业,集成电路才是关键,我们必须掌握芯片制造等尖端技术,不希望被人掐脖子。”

“这些都有计划,也有一定难度,公司会重点考虑。”

九十年代初,集成电路制造还没有后世那么夸张,现在起步追赶也不是遥不可及。

台积电成立也不过五六年而已,沈度明确告诉乔依娜,他要在内陆建立第二个台积电,并要求乔依娜尽快追上,至少不能落后太多。

对此,乔依娜信心十足。

她有着多年英特尔经历,尤其涉及人才信息,非常有优势。

重要的是,沈度有着庞大的财力,这是其他人难以企及的。

试想,张忠谋87年创办台积电,有沈度这般财力吗?

有些项目可不是一句话就能完成的。

深度投资公司有钱不差,重要的是招揽到人才。

而且要高一点,不能从头开始摸索。

这也是为什么乔依娜主张收购现成企业的原因。

人才、设备、技术都是现成的,哪怕档次稍稍低一点都不要紧。

“从这一点看出你为什么能赚钱,想的总比别人多,考虑问题很远。”

对于乔依娜的赞扬,沈度直接忽略。

“有一点要特别注意,不要大张旗鼓,日国就是活生生的例子,他们要走下坡路了。这世界谁是老大谁说了算,不会跟你讲理,在关键时刻卡住你,只能干瞪眼。”

乔依娜这个层级,多少也有点风闻。

小弟发展的太快,老大有点不高兴,开始使绊子了。

日国半导体经历了一段快速上升期,前几年遭遇米国迎头痛击,许多企业遭遇到困境。

所以沈度要未雨绸缪,趁着现在这个大好时机补缺。

这个补缺绝不是低端产业,也是位于顶尖的那些关键项目。

沈度懂的不多,他采取的是一个非常粗暴的手段,老子用钱砸,无论花多少钱也要砸出那些关键项目。

其实,日国的困难也是乔依娜的机会,比如此次收购行动。

此次沈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