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回国(2 / 2)

他也只是个潜力稍微出众的青训球员,俱乐部不是每个人的保姆,也不可能让每个人都满意。”即使脾气再好,面对这些咄咄逼人的话,主管也是有点气恼。

“ok,既然如此,那么作为一个经纪人,为了保证我球员成长过程中得到应有的关心,我要求俱乐部在这个转会窗将我的球员挂牌。”邓光耀终于将自己的目的放在表面。

“这不可能!”主管这时也有点后悔自己刚刚说话也太不经大脑了,听到邓光耀这么说,直接气奋的一拍桌子。

“没什么不可能,现在挂牌,俱乐部也能回收不少培训费,过了年底,一个18岁就拥有不俗实力的自由球员,我想,大部分的俱乐部都会愿意给他一份正式合同的。”

尽管邓光耀这时的话有点欠扁,但的确是事实,主管听了之后,张了张嘴,最终还是沉默下来了。

看着主管脸色发青沉默不语,如果能正常的转会,大家高高兴兴的合作,邓光耀也是不想闹这么僵。

但是,国内大环境中,各俱乐部对自家青训的小球员就是一个能生钱,能吸引球迷和赞助商目光的良好商品。

技术好点的,造个势去国青渡一个名头,转手高价卖也行,自己用来吸引球迷关注也好,总而言之,青训球员已经成为商业运作所需。

在球员未混出名头,价值没压榨完之前,他们绝对不会放任球员离开。

姚大兵如果不是他爸多次拒绝了续约和注册的合同,也难免这样的境遇,甚至最终在数次不适合生涯发展的转会后,泯然众人。

不过,也幸得姚志锐拒绝了这些签字,不然,还没到18的在册球员,根本就无法转会,更别说是出国踢球了。

当然,也有不少俱乐部会将自家青训主动送到国外联赛的,但是,在邓光耀看来,太过急于求成,总想一步到位与五大联赛接轨。

这种心态,无论是球迷或者是俱乐部的管理层都无法避免,导致每每有球员走出国门后,在国外俱乐部的表现都并不理想,更多的或是被主教练冷处理了。

想到这些,邓光耀顿时警觉,或者,自己在做每一项工作时,更应该三思而后行,像之前去比利时,自己也并没有思考过如果没有任何一家俱乐部达成合作的后果,也没有其它的备用方案,这实在太过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