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一章、印度财团(6 / 7)

条东高速路可以绕过城北直接进入城南,但需要多走四十英里。”

“南生,我们前后都被堵死了。”校花说道。

南易摆摆手,说道:“我知道,我是在为明天的出行做规划。”

“下午我派车去熟悉一下路线。”校花淡淡的说道。

“嗯。”

等啊等,等啊等,又等了七十分钟,马路上的车终于开始动起来。

车往前走了一公里,就见着马路边侧卧着一辆货车,在货车的前面还躺着几头血肉模糊的牛,看样子是货车撞到牛引起侧翻。

车队经过事故发生地,车速猛然提了起来,映入眼帘的建筑变得越来越挺拔,与之前的低矮完全不是一回事。

车队行驶了二十分钟,法拉奎就指着西面说道:“ss,那里就是达拉维。”

南易转头瞄了一眼,“既然刚好路过,那我们今天的第一站就定在这里,好好见识一下大名鼎鼎的达拉维贫民窟。”

车队靠边停下,南易刚下车就感觉到右边吹过来夹杂腥臭的海风,左边火车的轰鸣声由远而近,从连绵不绝到有气无力。

&nss,这个火车站是马希姆站,穿过铁轨就是达拉维。”

听到法拉奎的提示,南易转身往西面看去,眼睛里并没有看到和“贫”相关的东西,倒是看到了大马路,还有边上高低错落的楼,马路上穿梭的车流非常湍急。

“法拉奎,这里是孟买中心地带吧?”南易明知故问。

“是的,眼前的senati bat &n是孟买的主干道,达拉维正处在孟买的黄金位置。”

“很早之前就是中心地带吗?”

法拉奎说道:“至少八十年前,这里就已经是黄金地段。”

“既然是黄金地段,那这里又怎么会形成贫民窟?”南易诧异的问道。

&nss,与其把这里叫贫民窟,还不如叫工业区更合适,最初的达拉维只是一个小渔村,从19世纪末开始,这里就被商人看中建起了陶器厂、纺织厂;

为了尽可能的压缩工资成本,工厂主会去南部招失地的农民,只需要给很少的工资,农民们就愿意卖命工作;

工厂一年又一年的增多,工人也是一年又一年的招,这里的人口就越来越多,一直发展到现在的70几万的规模。

这里只有一平方英里,70的土地用来修建厂房,10的土地还没有开发,只有0.2平方英里的土地却塞下70万人,居住条件自然不可能好。”

“所以,达拉维其实是工业区?”

“是的,这里就是工业区和工人住宿区。”

“有意思,真有意思。”南易抚了抚下巴,挥了挥手,“走,进去看看。”

法拉奎在前面带路,一行人穿过一个垃圾回收站,又走了一小会就进入了“达拉维工业区”范围,先映入众人眼帘的是一坨用各种废旧材料搭起来的建筑堆。

&nss,从七十年代开始,就有贫民不请自来涌到这里,他们在别人的土地上搭建窝棚,想赶也赶不走,时间久了,他们就住了下来,土地的主人根本拿他们没办法。”

“土地的主人是谁,原来渔村渔民的后代?”南易问道。

&nss,不是的,这里的土地很早的时候就落到工厂主手里,除了厂房,他们还在土地上盖三四层的建筑,楼上租给工人居住,楼下当做营业房或者厂房出租;

时间久了,有些工厂主出现变故,他们的后代就把工厂和房子转卖给其他人,有的打包给一个人,也有的拆开零卖,到了今天,这里房子的产权就比较分散。

达拉维住的并不仅仅是当初工人的后代、新涌进来的贫民,这里还有能收房租的房主、开加工厂的老板,我知道有好几个资产过百万的富人住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