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用暴力蛮推,需要智取,就要找准正确的打开方向。”
“挽救甚至是真正的壮大截教和拯救商朝,那不是一回事,尽管很多时候,它们看起来好像是一回事。”
“武王伐纣,以周代商,从人间的角度出发,是商王朝与各大贵族之间的矛盾,达到了顶点而必然出现的大爆发。从神话的角度出发,是天地间的劫数累积到了极点,由于天地规则不严密,而引导出的一场仙神大战。”
“也就是说,如果我不硬性干预,这场大战,这场浩劫,是无法避免的,并且也势必要向商亡周兴滑落。”
“当然这一点并不能说是百分百,商要亡,这是规律,是定论,逆天不难但对我没有什么益处,但周却不一定大兴,它现在还只是最具备资质而已。”曹柘很老实,也很本份,除了伪装成云中子之外,没有做更多的干涉,至少他没有直接将天地大网铺开,算尽众生,将一切都尽在掌握。
就像一名影帝,现实中身家过亿,进入到了具体的角色里,就得收敛锋芒,要是扮演的是乞丐,就得把那种饥寒交迫给表现出来。
“姬昌已经是一个成熟的政治人了,即便是有树生在他身旁影响, 却也不一定保险。。”
“所以接下来, 我得去西岐, 在文王诸子中,寻找一个真正可以认可、承接赤旗之人。”
“虽然说,教员的思想、纲领, 还得有一定生产力配合。但在神话显世的世界里,纠结生产力这就未免太可笑了一些。”
“稍稍改变, 因地制宜是必然的, 但也不必过于纠结, 是否能套用。”
虽然说姬发是命定武王,曹柘却并不见得选他。
时势造英雄, 在一個神话彰显的世界里,人间的英豪都是适逢其会。
以已知来逆推现在,迟早会吃大亏。
走剧情流, 在低武世界里能混得开, 在高阶段的神话世界里, 那就是妥妥找死了
很多神话世界里的机缘, 甚至是某一段故事,都是有它们注定的主人的。
随意截胡, 还没靠山的话,想死都难。
简单而言,在封神的世界里, 大劫兴起,群仙陨灭后上封神榜, 以补全周天规则,这是大势, 如不逆天,便不可改。阐截之争, 以周代商,这些就都是小势,是完成那个注定结果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里,没有什么是不可替代的。
西伯侯姬昌有百子,乃为人间吉瑞。
一百个孩子,那得有多少个老婆给他生儿子
毕竟西伯侯不能只生儿子吧
如果加上女儿,那直系儿女, 岂不有几百号
用一个很现代的质疑来看姬昌,难免会嘲讽这位文王有圣贤之名,却生有百子,这就是说他后宫佳丽甚多, 与之相比,被冠以s之名的纣王,后宫反而显得寡淡了些。
但其实并非如此。
姬昌有一百个儿子,但其中多半,都是如雷震子一般的义子。
只有十几个属于亲生子。
而这十几个亲生儿子里,又有十人都是由姬昌发妻太姒所出。
这么一看,就只能说姬昌和他老婆能生了。
其次,姬昌即便是好色,也不曾因美色,而耽误正确的治理国家、管理百姓。
和纣王的酒池肉林,以及没有底线的宠幸妲己比起来,当然就是妥妥的圣贤。
曹柘首选目标,肯定是姬昌的那些个亲儿子。
如果亲儿子里,没有合适的人选,再考虑义子。
至于义子没有继承权这个问题这算问题吗
朱元璋还只是郭子兴的便宜女婿呢
按下云头,曹柘已经来到了西岐城。
还未入城,便已然看到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