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这就是地位,无缝衔接(求订阅!)(4 / 4)

论。

人大教授发表评论是:《潜伏获”茅盾文学奖是突破还是悲哀?》

看看人家正文:在获奖的四部作品中,“潜伏”引起的争议最大。

有人认为这是文坛开放的标志,开辟了评奖的新思路和新方向。

也有人认为这是茅盾文学奖的悲哀,因为“潜伏”是没有多少思想性和艺术性的通俗。

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是我在阅读时格外的小心谨慎,生怕被成见和偏激的情绪控制。

我一方面努力寻找作品的优点,另一方面也不放过其缺点,我想看看作品倒是好还是坏,到何种程度?

究竟有多少思想性?

究竟有多少历史性?

究竟有多少叙事手法的创新?

文章篇幅很长,各方面分析得很细致,张宣看得很认真。

一开始这教授看似还带着公正的眼光在评判,但越往后读,就越不对味。

张宣蹙眉,他娘的这是典型的绵里藏针啊!

尤其是人家最后结尾那一段的总结:“潜伏”不配得茅盾文学奖,这是茅盾文学奖的评选事故。

这傻子这么针对我,我哪里得罪他了?

见张宣闷闷不乐,旁边的杜双伶赶紧安慰说:“亲爱的,我们不和他一般计较,这是典型的眼红。”

邹青竹跟着帮腔:“就是就是!还教授呢,就这小肚鸡肠还教授,我一个弱女子都看不起他。”

听到邹青竹的话,文慧禁不住会心笑笑,随后把手里的一份报纸递给张宣,“你看看这个。”

文慧给他的看报纸上有一则新闻。

一则来自日本的诺奖获得者大江健三郎的新闻。

只见今年新科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大江健三郎在一次记者采访会上,面对记者提问他对东亚文学的看法时。

其中有提到中国作家。

大江健三郎对记者说:“我最喜欢的三位中国作家,一位是鲁迅,一位就是莫言,另一位就是三月。前不久我还熬夜看了三月的新书“潜伏”.”

都说世界诺奖,中国茅奖,看完这则新闻,张宣心情一下就好了,把身前的报纸都搁一边,懒得理会这些跳梁小丑。

ps:求订阅!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