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个正常人就能跟着练,见效很快。
点睛却只是执笔者的个人感悟和经历,错误疏漏在所难免。
更鸡肋的是学习观摩所得还很少,不会超过执笔者的两成。
想到这里,顾恪突然反应过来:等等,不对!是自己想岔了。
他这点农学水平也就能与普通农民相比,观者得到两成自是没甚大用。
可要是秦大小姐和柏素清写下自身对武学的感悟,给他这种武盲看呢?
这两位可是武宗。
对武学的理解高度,相比接触练武才一年的顾恪来说,绝对是高屋建瓴。
两成,足以让他脑瓜子开窍了。
想到此处,他脸上露出了笑容,站起身就想去找柏素清试试,就见旁边秋露满脸呆滞,瞪眼张嘴的模样。
留意到她视线还在农学竹片上,他干脆把竹片一把拢起,塞到她手上:“扔去厨房烧火吧。”说着迈步出了书房。
秋露本来震惊于他“惊人”的书法造诣,但竹片入手,低头再看,脑中突然就涌进一股信息。
各种浇水的心得体会仿佛是她亲手实践所得,突然觉得浇水好像也不难了似的。
等等,我为何会想到浇水。她不由愣住:刚才我不还在想先生的字为何如此……骨骼清奇么?怎地会对除草深有体会的。
她的视线落在竹片上,那“浇水心得”再次进入脑海。
秋露隐约明白了,眼中陡然放出光芒:“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先生是在传我种地的学问。”
她想起顾恪曾经随口说过,世事洞明皆学问,种田干活自然也有学问。
当时听见,她便觉极有道理,此刻更是豁然开朗:“先生仙法果然玄妙,竟能凭字传艺。”
感叹片刻,秋露便拿着十数条竹片,找好姐妹冬烟分享去了。8七7.
谁让这里就她和冬烟种田手艺最差呢,先生肯定是想让她们好好学的。
说送厨房烧火,她们俩不就是在那里负责烧火的么!先生定是顾忌她们颜面,才用了如此委婉的说法。
而顾恪这边找到柏素清,给她说了无名之笔的点睛效果,让她一试。
柏素清听了,也很感兴趣。
结果两人花费了数日工夫,才试验出了大致的结果,远不如顾恪想像中美好。
无名之笔在他手中,可随意灌注精神意念,写个数百字也没甚感觉。
柏素清御使起来却很艰涩,写上数百字,便觉心神倦怠。
单是一份碧海劲,也要分成几天写完,才能避免精神过于疲惫。
顾恪推测,应是无相真经让自己精神意念异于常人,才能无视书写所耗。
柏素清虽是武宗,却未必能在这点上与他相比,至少她就没有覆盖数里方圆的感知力。
除此之外,执笔者可控制注入的精神意念多寡,心神损耗会随之增减,“技能书”的使用时间也会不同。
像柏素清全力书写的碧海劲能观摩一个时辰左右,就会变回普通书籍,再观之与普通书籍无异。
即便有这些缺陷,无名之笔的点睛特性依然珍贵无比。
因为顾恪看过碧海劲后,竟真的清楚了部分原理。
虽只有最粗浅的那部分,却也能修炼入门,而不会像之前那样云里雾里,无从下手。
再考虑到他全山谷最低的武学天资,点睛制造出的“技能书”对其他人的效果应该更强。
柏姐姐这几天委实辛苦,顾恪便找上了秦大小姐,让她和梅兰竹菊帮忙完成后续试验。
对他拿出无名之笔这种东西,秦大小姐只是略有惊讶。
某人捣鼓出任何奇怪的物什都是平常,动辄大惊小怪只会拉低自身形象。这是她一年来总结出的宝贵经验。
有了五个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