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较为准确的结论。
但有福地的城池晋升的武宗数量不少,有时一天就有好几人,明显高出没有福地的城池。
因此,大致可以推断福地能明显促进武夫的实力提升。
这对弱势方的大武人无疑是个好消息,北漠城的一群武疯子差点没乐成真疯子。
他们最初就是想着提升实力,才跋涉千里万里,跑到北漠。
结果北漠不光有极其充裕的修炼物资奖励,现在连修炼宝地都出来了。
而且,始终在一庭四国里独树一帜的苏玉楼再次领先全大武,火速推出战功换福地修炼时间的福利。
任何人付出一定数量的战功,就可以进入北漠福地修炼一次。
这个战功的要求不低不高,避免了太多人排队,等待时间过长,又不至于被第叁轮强者完全垄断使用权。
区别仅是第叁轮强者排队时间短,一二轮武夫排队时间长。
本来一二轮武夫最重要的也是积累、打磨血气,多吃宝药和异种食材的性价比最高。
只有到了二轮六转圆满,冲击第叁轮时,才有必要借助福地的特性,冲击一拨。
如此分配使用时间,也很符合众人的需求。
中庭和其余叁国顿时有点蛋疼。
出于各方面考虑,它们一直不让皇(都)城出现洞府之基。
没洞府之基就没洞府,没洞府哪儿来的福地。
之前还好,代价只是物资流通不太方便,还能接受。
可福地一出,城池再安全繁华,特么的也比不上实力增长啊。
特别是第叁轮强者,谁不是勤修苦练,日积月累,动辄一二十年起步,最后才成就武宗?
就这都是近十来年,天地限制逐渐减弱的缘故。
放到叁十年前,那时的人们即便天资足够,起码也要花个四五十年苦功,才有机会晋升武宗。
垄断一切修炼资源的二代们,又有多少人肯吃如此苦头去赌一个未来?
那时武宗的数量稀少,也就不足为奇了。
而中庭和叁国能限制一二轮武夫,第叁轮强者却是不行。
福地对第叁轮强者修炼有无可替代的作用,没它还怎么留人?不让强者上进,等于断人前途,是要接下大仇的。
没过多久,中庭和叁国就各自行动。
中庭是在神都数百里外搞出来个陪都,由官府在城中立起四大神庙,放入找寻来的大量四祖的神牌神像。
再从各城挑选对仙山四大老祖最诚心的百姓,迁移到陪都来。
反正一直收缩防线和人口了,现在不过是增加一点百姓的挑选、迁移的工作,根本没太大难度。
最后,再将部分皇室子弟送去福地城池定居。
东南西叁国则先将境内拥有福地的某处城池,直接定为名义上的陪都。
送去一部分王室成员进陪都定居,再派一批直属军队驻扎在最近的府城。
这些人不会去干涉福地城池原主的治权,手里又有诡晶血核,足以获得福地的使用机会。
其次,它们也如中庭般,在国都建起四大神庙,放入收集的神像神牌,吸纳大量诚心者定居。
如此短期借用与长期培养,两条腿走路,自然更妥当。
强抢福地?纯属想太多。
福地是仙山给亲近势力的好处,这些势力几乎全是最铁杆的诚心者。
福地既然可以镇压妖诡,那未尝不能镇压敌对的人。
真从这些诚心者那里抢下福地,谁又敢进去修炼?
中庭与叁国的区别,也就前者勉强留了点底裤,叁国则彻底躺下,只求抱上仙山自保。
随着福地现世,一庭四国或主动或被动地放弃了对仙山的某些隐形封锁,进而主动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