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人经常被手底下的年轻人骂成老不死的,哪怕他们可能就四十左右。
同理,仙山也不能解决这种社会必然出现的问题,但也给了年轻人们其它出头的途径——猎杀妖诡。
只要猎杀足够妖诡,就能换取大量的资源提升自身实力。
实力强到超过老资历,自然就能获得超过他们的地位和权力。
这就是大武最好的地方。
任谁资历再老,也不可能高过“拳头最大”这个大武公认的正理。
一个一轮武夫资历再老,也不能对二轮高手指手画脚,除非他是二轮高手他爹。
作为顾恪嫡系势力里,老资历的情况其实比其它势力更严重。
因为他们都是接受过多次仙山赐福的人,绝大多数也是诚心者。
这个老资历蕴含的就不止是实力,还有诚心这个更微妙的东西。
年轻人可以说某某的实力不够,但却不敢说对方心不诚。
这些逐渐开始成长,甚至已经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更迫切地需要战争。
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更快提升实力,战功更是对仙山诚心的最大支持。
老资历里确实有很多英勇敢战者,但也有很多从旧时代大武活到现在的人,他们仍然坚持平安是福。
年轻人们需要超越的就是这一批人。
当他们靠实力和战功,站到了这批人更上面的位置,那就没谁能用老资历来压他们。
因为那时的他们虽年轻,却也算“老资历”。
这些年轻人就是援军的主力。
他们更有野心,也更好战。
当然,他们还喜欢开玩笑说些“劳资三年义务教学可不是白上的”,“为了劳资挨过的戒尺,让妖诡们都去死吧”之类的话。
每当这种时候,听见这些话的其他年轻人们总会露出心有戚戚的神情。
特么的,义务教学实在是年轻一代的“噩梦”。
这让他们拥有比老辈大武人更充足的实力,更好的学习途径的同时,也多出了一段高度共性的经历。
几乎所有年轻人都对义务教学爱恨交加。
理智上他们清楚这给了他们无穷的希望和未来,情感上为此挨的打却是那么记忆犹新。
对此种种,老辈大武人总会用莫名其妙的语气说着“这算啥吃苦,劳资小时候都是吃土”的话。
但真将二者的经历互换,他们八成也会发出类似的咒骂声。
这并不会因“吃土”和“义务教学”谁更苦而改变,更多是看谁经历了什么。
同样的事也发生在一庭四国的官方和各大势力里。
在大武五百一十年之前,绝大多数人出生时一辈子生活就注定了。
百姓固然是时代传承的骡马跪族,大门阀里的旁系子弟也是一潭死水,只可能成为管事、掌柜。
而五百一十年之后……正是仙山高速崛起时期。
吃到了很大部分崛起红利,大武的社会形态也在不断改变,让他们与老辈大武人颇有些格格不入。
这一点即便各国皇(王)室和大门阀的年轻成员也不例外。
他们对高度阶级固化的感受不强,因为他们出生时仙山就已经打破了各国官方和门阀的武学垄断。
可以说这些人有些幼稚,但这种幼稚才是真正的活力。
他们或许会干不少蠢事,却有更强的上升(谷欠)望,不断对自己头上的长辈发起“挑战”。
因为有仙山,也因为天变,父辈们早生几十年积累的那点优势被无限压缩。
年轻人二十年的努力,抵得上父辈的四十年八十年。
哪怕其中大多数人的天赋毅力无法达成超越父辈的目标,却起码可以与其平分秋色。
而且他们比“食古不化”的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