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接盘(2 / 3)

重塑旧时光 地黄丸 3261 字 2022-01-26

推进改制?各方面原因都有,但最主要的是,没有企业愿意接手这个烂摊子。退而求其次,金地集团肯来,我们没有选择的余地……”

林白药从办公桌上取过纸笔,写了一个数字,推了过去,道:“市长,现在,另一个选择来了。”

乔延年拿起纸,上面写着1300万到1700万,他愕然道:“这是?”

“这是我的出价区间!”

林白药笑道:“我是商人,商人逐利,我原本打算以1300万并购东江电子。这个数,说心里话,在我看来,其实是东江电子可以卖出去的最高价。但我和乔市长又是朋友,若是您在市里受到的压力太大,我愿意多出400万,权当为朋友解忧。”

什么是送礼的境界?

这就是!

乔延年醉心仕途,希望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他不喜奢靡,不谋私利,这样的人,你要直接给他送钱,那是自取其辱。

可要是送钱的时机选择的恰到好处,不仅落下人情,还能拉近距离,培养私人关系。

世事洞明,莫过于此了。

乔延年大喜,道:“林总,你就是我的及时雨啊!走,今晚我请客,请你吃顿好吃的。”

所谓好吃的,就是乔延年在自己下榻的宾馆里亲手做了份蛋炒面,撒点葱花豆芽红萝卜,味道挺不错。

但这种饭是吃的味道吗?

不是!

吃的是情份。

两人边吃边聊,说起国企改革,林白药道:“95年张维迎和林毅夫在北大争辩,被经济学界称为‘交火’,市长应该了解的……”

当年北大交火事件影响极大,直接推动了90年代末的国企改革大潮,张、林二人作为当时最著名的经济学家,他们的观点各有拥趸,余波持续了整个改革进程。

作为主政一方的青壮派,乔延年算是官员里懂经济的,道:“听说过,但没仔细研究,简单而言,林毅夫从制度适应性的分析出发,强调目前国有企业的主要问题是不公平竞争条件下形成的软预算约束。企业改革的核心是剥离战略性政策负担和社会性政策负担,以硬化预算约束,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张维迎从现代企业理论出发,强调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安排的重要性,认为改革的出路在于将企业中的国有资本变成债权、非国有资本变成股权。”

林白药道:“市长更支持哪一派的观点?”

“两人的观点都各有偏颇的地方,但就目前的国企困境,我更认可张维迎。通过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的分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是要解决一个激励机制问题,再一个就是经营者的选择机制问题。在某些具备绝对优势的垄断行业,国企的强大毋庸置疑,可像东江电子这种国企,放进市场里去和民企竞争,只能被打的一败涂地。究其原因,无非是厂子是国家的,作为经营者,付出的努力和收益不成正比,铁饭碗铁饭碗,旱涝保收,谁还会拼命去研究市场,是迎合受众?唯有国有资本非国有化,才能让政府卸掉包袱,轻装上阵。”

林白药笑道:“林毅夫是专家,要解决问题,他的很多见解,未必是正确的,但是转来转去,会发现也没有比他更好的办法。张维迎是学者,提出理论,标新立异,自圆其说,那就是成就之一,未必是错,但理论要长远论证,眼前走错,伤害的是十年的机遇和一代人的人生。”

“哦?所以,林总支持林毅夫?”

“不,我也支持张维迎。”林白药笑的像极了老狐狸,道:“95年的时候,张教授提出过一个很有意思的‘冰棍’理论。他说,国有资产就是冰棍,不用也会自然消失,只有运作起来才会有效益。除了排他性政策的扶持,既缺乏创新,也缺乏效率,因此把现有的国企民营化,主要靠决策者的魄力,技术难题不大。”

这番话里的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