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春秋无义战(3 / 4)

」一声,腰剑出鞘。

「将军息怒。」

眼见全柔目露杀气,诸将齐齐色变,纷纷起身拜倒,出言替王脩求情,王脩微微犹豫,也主动服软道:「是在下口不择言了。」

「且看在诸将面上,此番暂且罢了,饶你性命。再敢有此类言出,定斩不饶!」

全柔也知道王脩说的并非全无道理,语气稍微缓和,环视诸人道:「诸位,若是其他城池,贼子势大,不可力敌,为了保存实力,王司马之言并非不可考虑,然则此地乃是曲阿!」

「曲阿对我吴郡的重要,不用本将多说,你们也都十分清楚,将军为何派吾镇守此地,又为何派了诸位协助帮俺?便是这等门户之地,莫说不可失守,便是多坚持一日,也能给吴县多一些准备功夫。」

「士为知己者死,诸君与吾既得将军信重,岂能不尽心竭力,为其分忧?」

诸将皆道:「是!」

全柔单手提剑,传下将令:「从现在起,三军同志,坚守城池!若敢再有言走者,无论将官抑或军卒,斩!」

日头高升,城外喧闹。只听得忽然角鼓齐鸣,万众喊杀,却是徐州军正式开始了攻势。

......

同一时间,寿春城内。

和徐方商议完前线战事不久,次日,宫内侍卫又来禀报,荆州刘表使者求见。

刘表使者来见王政时神情颇为急切,见面之后也不废话,直接开门见山:「王州牧英雄之名,誉满中原,吾主素来甚为欣赏,可谓神交已久,故而州牧遣使来我荆州借粮,我家主公当即应允,自家解囊不说,更允许两州通市,何等慷慨?」

这话说的没错,王政微微颔首:「尊使所言甚是,刘公急公好义,扶危救困,本将心中十分感激。」

「那如今巷间传闻是怎么回事?」

「传闻?」王政剑眉一挑,沉声问道:「什么传闻?」

「在下听说,州牧已与冀州牧袁绍结下盟约,袁本初狼子野心,更有僭越之心,州牧亦是汉臣,岂能与此獠为伍?」

那使者一脸愤慨地道:「道听途说之言,本不敢信,然事关两国邦交,不可谓不重大,是以,在下却也不敢怠慢。特地前来,便是想请州牧给个准信儿。此事究竟有无?」

「这却是从何讲起?」王政心中一惊,这事怎么都传开了,不由故作愕然地问那使者,「不知尊使是从何处听来的?」

「便在东坊酒楼,听楼上酒客说起,说是近日江右盘踞有数股盗匪,胆大妄为,甚至侵袭丹徒,有人认出其乃冀州军所扮。」说到这里,那使者瞥了眼王政,却是不再说下去了,不过意思却是很明显了。

冀州军为何会出现在丹阳,总不可能是为了袁绍父子的利益吧?彼时无论冀州还是临淄,丹阳对他们而言都是鞭长莫及,取之无用,那只能是为相助王政而来。

且又为何能无声无息之间,跨过大半个徐州,甚至渡过长江,来到丹阳?也只能是王政这位州牧下令放行才可。

「商贾所言,岂可为凭?」王政袍袖一拂,哈哈大笑:「流言蜚语,更是不足为信。」

「在下当然知道。」荆州使者盯着王政道:「故而今日求见,便是请州牧亲自给个答复。」若是王政真的和袁绍结了盟约,那他荆州此番借粮可就真的是养虎为患了。

「尊使请想一想。」王政笑道:「公孙伯圭既已兵败身陨,冀

州军接下来的兵锋所指,自是非西即南。」

「而兖州曹操与袁绍乃总角之交,交情匪浅,与本将却是素不相识,毫无交情,更可能会攻哪处,世人皆知,既知此辈对我徐州虎视眈眈,莫说两方是敌非友,难以结盟,便是他派人示好,想来也是欺敌之计,想令本将掉以轻心,疏于防范。」

「至于什么冀州军出现在丹阳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