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偏远的市。
花国的地理很奇怪,它把整个国家分为不均等的六块,分别是东南西北中加四个边边,四个边边是用来流放犯人,也是与其他国家接壤的边界。
中部就是盛京所在地,而每一个小版块又分别有东南西北中四座中心城统治,就有点一级管一堆的意思。
阳城在哪呢?
它是大版图里南边的那个版块统治的,四座中心城之一的南苏城管辖的一个城池。
虽然绕口点,反正就是小就对了。
阳城既不是兵家重地,也不盛产丰富的资源,唯一的优势大概就是一面靠海,但是水路却不通,只因为这里的暗礁颇多,什么船行驶过来大抵都会搁浅。
这就把自己的赚钱路掐死了,所以年年去南苏城汇报税银,阳城都是倒数第一,倒数第二清瑶也熟悉,就是管王家村的凉城,要不是有王大富在,估计阳城能排倒数第二。
不过也快了,清瑶觉得照她那个爹的昏庸程度,离大厦倾塌也不远了。
一行人排了长长的队依次进入。
找到府衙还是挺容易的,守城的卫兵一看一长溜用绳子拴着的人,还都可怜巴巴的望着自己,一时间竟然分不清哪是匪徒,哪是良民。
好在抓山匪的告示和图像就在上边贴着呢,兵士们也不是傻子,若是匪徒也不敢这么大摇大摆的进城。
就赶紧喊了一队人把清瑶送去了府衙。
清瑶把身份文牒拿出来让人查阅,一面说了这人是如何被抓到的。
听完了事情经过,官差都面面相觑,这年头还有自动送人口的蠢贼?
只是这山匪很不得立马进大牢,赶紧签字画押,都不用审问,全都倒豆子般一吐干净,是不是太干脆了点?
官差们也不是没看见这群匪徒身上青黑一片。
可是《花国律》中规定:“有匪徒作恶,自己与匪徒发生肢体冲突,造成歹人伤亡,判其无罪,若是匪徒逃跑,可以就地解决。”
所以,别说拳打脚踢,哪怕打死了,官差们也不会过问的。
清瑶的身份自然没问题,一共十八个匪徒,一人二两银子,二两啥概念啊,普通的农户干一年也就剩下二三两。
其实按理来说,也没这么多赏银,又不是犯上作乱那种穷凶极恶之徒,平日凡是抓获一名强盗者奖励50贯文钱,抓获一名盗窃者也就奖励25贯文钱。
而且所奖励的钱由被抓犯人家产,如果犯人家产不够,官府才会给贴补。
只是,这些匪徒的赏银是萧家额外的,居然抢钱抢到了人家嫡系公子身上,虽然不知道萧家人为什么来这种地方,但是被人冒犯是事实,人家一气之下加了大价钱,也是可以理解的。
这些日子,到处是出去想赚这批赏银的人,可是小势力的怕折戟沉沙,大势力的又遍寻不着,谁知道竟然撞到了一农户手里。
只不过这农户也不简单就是了,能把一种匪徒吓成这样,也不知道对他们做了啥。
清瑶带着三十六两银子,喜滋滋地出了府衙大门。
见者有份,一共四十名赵家村的村民加王大钱,陈呆呆,大家平均分了点,最起码这几天的住宿钱出来了。
临近府试,距离府衙附近的客栈十分难找,价钱还高,好在清瑶在阳城还是认识几个生意伙伴的,早就提前一个月包了整整一间客栈。
这客栈离府衙不远不近,倒是离城内河十分近,这河边最是热闹,杂耍买卖无一不全。
四十架板车不允许进内城,只能花一天十个铜板寄停,这物价显然比赵家镇高多了。
好在那停马车的地方是官家生意,安全是有保障的。
一众人拖拽着随身行李,花钱雇了个本地的万事通,溜溜达达,边走边逛去找定好的客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