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简单。
“也难”
改了计划之后,张至诚要的就是金洋这句话,资金规划上现在可没有富裕的资金投入到写字楼里。
“美帝的危机,你们作为律师有没有听闻过?”
次贷危机从现在开始已经大范围波及,香江想不受影响都不可能,谁让他是金融之都呢!
现在整个国际上“次贷危机”这个名字已经是超热点,到处都在讨论,哪怕这样美帝的政府和美联储还在为挽救做努力。
这世上没有谁想背负骂名。
“有所闻”
“写字楼的事情,哪怕有眉目了,我也会拖一拖”
写字楼的价格肯定虚高,例如,建成的加上卖地的总费用就现在的物价来看,正常的成本要在50~80y香江币之间,当然这是成本。
你没有关系根本拿不到地,这就是隐形成本。
产权所有者即便是想出售也要考虑的溢价的部分,这就是潜在成本。
错综复杂的产权关系最让人头疼,你需要一家一家的找,一家一家的谈,如果金洋不是资深大律师,他都没把握能把找齐所有的产权所有者,这就是人脉的好处。
综合来像张至诚这样的人真想在中环搞一栋50层朝上的写字楼的话花费的现金需要120~150y的样子。
这个数额在十年后至少要翻一番,也就是哪怕现在入手,将来也是纯赚,只不过跟他在金融上的盈利相比较还是有点慢。
金洋明白了张至诚的想法,也是,商人哪有仁慈的,商人哪有不会省钱的。
美帝的危机真能波及到香江吗?金洋不确定,九七年索罗斯可是在这里折戟沉沙的,这次的情况也不好,谁让香江现在有个大爹呢?不过嘴上到:
“这样最好不过,时间久一点我也能充分调查多家,还能做一下比较”
“我也不能一点表示没有,律政和法院,金律师的方向选一个吧”
金洋毫不犹豫:“如果可能,前者”
能不能成事他不知道,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张至诚在香江的影响力和他自己的没法比,但是别忘了,过去战争是政治的延续,现在经济是政治的延续,一个超级富豪的量能肯定要比他大,这点谁来都一样。
最主要的这人来自内陆,而香江的大爹就是内陆,无论从哪个角度来想他都是最合适的合作者。
张至诚需要法律政策,律政恰好对口,这也是他选择前者的一个原因。
“5年为限,我必给你一个交代”
话都到这个份上了,金洋也没什么要问的,倒是张至诚想起来问:
“按理,你们作为资深大律师,有自己的投资渠道吧”
“有”
资深大律师的一场民事纠纷案子收价大概是30香江币的样子,如果一次处理不完后续的开庭每次还能有个几万,他们肯定不缺钱,年入几百万太正常了。
遇到大的商业纠纷那就更离谱,一次几百万的也常见,所以金洋肯定不缺钱,周梦琪用现金肯定打动不了人。
“该有的投资都撤掉吧,不管是金融产品,还是银行理财,还是投资物业,把现金握在手里”
“张总的意思是美帝的危机会让香江也陷入泥潭?”
“我的结论哪怕跟你了你也不一定信,现在撤回投资你最多损失一点利润,如果真波及到这边呢?少赚和多亏的帐谁都会算”
律师的资金没有哪家公司,包括银行在内你都不敢坑他的钱,尤其是金洋这样的资历,在这个“法制”地方,真坑了这样的人,你就等着他找你麻烦吧。
律师的钱没人敢坑,所以金洋仅靠投资赚的也不少,思考了不短时间认为张至诚的对,他现在又不缺钱,风头过了再也是好选择,便道:
“我会仔细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