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私人公司,他出手又如何?人为财死,我就不信我钱砸不动几大设备巨头”
蔡光辉想想也对,来去还是一个“钱”字。
“这么做,资金能跟的上?”
讲到自己专业的问题,张至诚自信:“蔡教授,你不用担心资金的问题,周教授一开始也怀疑我能不能坚持下去,我就带着他去看了我的资金来源,之后周老就开始为我奔波,不瞒您,如果阿斯麦能买下来的话,我的资金绝对够买它数次”
“咱们大夏唯一的个激光技术国家级实验室在湖汉”
“夏中科大?”
“对”
“滨大可以有一个”
“设备不太好弄哦”
这不是设备好不好弄的问题,而是愿不愿意做冤大头高价进口日本和德国的设备。
张至诚觉得只要能让蔡光辉真心实意的为他做事,捐一个实验室无所谓,研究成果怎么是他要考虑的问题。
“我需要同学校谈,这几天希望蔡教授把我的意思带过去,滨大和我的夏诚达成合作关系,人才输送方面,应用数学,信息工程,材料学,软件工程等要优先给我,还有一个就是研究成果,夏诚这块需要到的东西滨大要给我,就拿这个激光技术实验室来,实话所有与光刻机有关的实验室我都要放在我眼皮子底下的,不过这个放在滨大也无所谓”
蔡光辉觉得张至诚在异想天开,国家级高校不可能和私人公司达成这样的协议。
“一个实验室,不可能的”
“不不不,不仅仅是一个实验室,我这人做事要么不做,要做就做的彻底,我同滨大需要的是战略合作,为了光刻机,我预计砸的钱是3000Y,上限是5000Y,如果这个资金都咋不下来那我就安心做个富家翁不再折腾,蔡教授把我的话带过去看看那边的意思,滨大的几个理科和工科学院需要为我的理想开足马力,我给滨大的回报就是每个科院一个专业的实验室,并且在滨大设立科技创新类的奖学金和科技创业资金”
一个滨大的理工科类满足不了光刻机工程的需求,不过没关系,还有理工大学,钱塘,夏中科大,夏科大,东北还有几家,再加上帝都的几家,虽每一项研究大夏都不占优,但张至诚有钱啊,有钱能让看似分散的局面综合到一起。
政府用的是行政手段,张至诚用的是商业手段,前者一道指令,全国高端人才汇聚,张至诚用钱,方法不同,得到的效果可能比前者更好。
这么砸钱张至诚也有自己的考虑,将来钱多的他不知道怎么花的时候才叫头疼,如果每所高校砸50Y,这几家综合到一起也就是500~800Y的样子,这钱就当他为国贡献了,直接捐给国家不现实,那就捐给高校。
白送几百亿一是向长老院禀明立场,二是把钱花在科技的研究上,将来不管光刻机是不是能搞成,他也算为将来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
蔡光辉感叹张至诚的财力和魄力,这一聊就聊的有点多,干脆就在滨大的食堂对付一顿。
......
本部食堂在光华楼东北面。
看着人海一样的食堂,张至诚感叹,高校与高校真不一样,财大的食堂没法比。
这里可选的多,味道不知道,不过从面相来看绝对超出财大几个档次。
张至诚的饭量大,所以他的快餐盘是满满的,光米饭就有两大碗的量。
“张总吃得惯食堂吗?”
“怎么吃不惯,蔡教授,我也只是个学生啊!”
蔡光辉想起来眼前的这个年轻人,虽看起来稍老成了点,而且有了威严,但怎么也才20出头,这个年纪可不就还在上学吗,只不过人家妖孽,在这样的年纪已经完成了穷他人一生也达不到的成就。
“倒是我想叉了,尝尝味道,我一般都在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