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修行术法的本源。
李春来将这几卷书送与崔生,便是想他能从本源学起,一步一个脚印,走得慢,但却走得稳。
“姜离,书里面都写了些什么?有你所说的修行术法么?”崔生问道。
少女摇了摇头,回道:“没有。”
崔生有些失望,不禁微微叹了一口气。
“不过你也别失望,这里面虽然没写修行的术法,却记载了儒家最本质的思想道义,只要你读懂了融汇了,以后修行起来一定能够事倍功半。”
少女给崔生打气,但却所言非虚。
“你把碗筷收了,我这就教你识字读书。”少女又说道。
“好。”
崔生重拾信心,他信眼前的少女。
小屋内灯光摇曳,崔生第一次有了一位女先生,女先生不仅长得美,讲课也讲得美。
崔生有个好记性,虽然不识字,但仅凭听和看,他便将书中的内容记下了七七八八,虽然只才一本,却是已是大大超乎少女的预期。
要知道,一般人仅凭一遍就能将一本书记下七七八八,那简直是不可能的,尤其这书还是本晦涩难懂的儒家经卷。
即便是作为修行者,一般也只有那些被称为天才的存在,才能够做到过目不忘,入耳入心,不然就只有等修为突破藏神境,进入了洞玄境之后,才能够有此本事。
少女看着眼前只才开了一个窍的少年,愈发好奇,问道:“崔生,你的记忆力一直都这么好么?”
“不是。”
崔生摇了摇头,忽地沉默了起来,脸上露出了纠结之色。
过了好一会儿,才开口说道:“姜离,我要告诉你一个秘密。”
“什么秘密?”少女问道。
“七岁那年,我爹娘死了,我便记不得了我爹娘的模样,每次想起他们来,我脑海中都会出现两张重叠的人脸,它们十分模糊。”
崔生脸上露出了一种奇怪的神色,痛苦中夹杂着些许高兴。
“也是从那时候起,我的记忆力变得好了起来,但有关于我爹娘的所有事,却渐渐地模糊了起来,我也不知道为什么,知爷爷也不知道,他说要我一年之内离开这里,去外面寻找答案。”
说着,崔生眼神中又生出了一股坚定之色。
“知爷爷是这里的山神,他每年都会送我一枚槐树叶片,叶片很神奇,有了它以后,我每年都过得平平安安,无灾无难。对了,救你的那枚叶片就是他给我的,我还拿它救了我的好朋友陈平之,可惜他现在走了,不然我可以介绍他给你认识,他见到你一定会很开心的。”
说到陈平之,崔生脸上不禁露出了几丝伤感,好友远行,他未能送行,多少有些遗憾。
“陈平之走了,知爷爷也走了,他的金身都坏掉了。他走之前给了我一根槐木枝,就是赵言用来打王道长的那根,李先生说那是知爷爷给我的信物。”
说起槐木枝,崔生的眼中又闪出了一道光芒,整个人似乎变得轻松了起来。
“信物是什么,我不懂,但它的确十分有用,昨晚我用它来打我自己,我眼中看到了一副奇怪的景象,一个金色牢笼里锁着一块怪石头,没当我打满自己三千六百下,便会有一滴翠绿色的水珠滴到那块怪石上,然后我整个人就会变得很舒服。”
崔生不禁闭起了双眼,怀想起了昨晚在院中的场景。
“昨晚我打了七千两百下,那水珠滴了两次。姜离,你快看看,我是不是又开了两窍?”
崔生睁开双眼,满怀希望地看着桌对面的少女。
少女有些讶然,七千两百下,一个才了一窍,不会武功,也不会修行的普通少年,竟然如此执着,同时打完竟然丝毫没事。
难道他自己打自己,下不去手,打得很轻?
“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