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永强按照陈老板的指点,骑着三轮车围着仓巷旁边的大马路转悠了两圈,又买了一个黑色棒球帽戴上,压低帽檐,然后直奔“可求”书店而来。到了书店附近,他把三轮车停好,看看四周没人注意到他,便背着包低着头直接走进店内。此时朱老板还埋头在柜台里整理着刚收来的东西,时不时抬头朝门外望望,神神秘秘的。
感觉有人进店,朱老板站了起来。钱永强把帽檐朝上抬了抬,朱老板哑然失笑:“是小钱啊,今儿怎么这幅打扮,搞得我都没认出来?”
“这儿有几个书店的老板跟我也比较熟悉,平时都会询问我收到什么货没有,老嘱咐我收到了货别忘了拿来卖给他们,我今天带点货过来给你看看,怕让他们撞见,日后见面尴尬。”钱永强不太自然地笑笑。
“有货?拿来我看看。”听钱永强说有货,朱老板顿时眉开眼笑起来。
朱老板五十出头的年纪,中等身材,短发,有点秃顶。不论什么时候见到他,都是穿着一身肥大的老式绿军装,黄胶鞋,胸前总喜欢挂着一个红彤彤的毛主席像章。这身打扮常常给他招来很多异样的目光,但是朱老板丝毫也不在乎,依然我行我素,特立独行。
朱老板半生痴迷纸品类的搜集收藏。这个爱好缘于小学时对‘小人书’的酷爱。
十多年前,朱老板从单位内退在家,便真正走上了收藏之路,没日没夜地把红红绿绿的藏品往家里买,房间里堆的到处都是,老婆便和他闹起了矛盾。随着藏品越来越多,朱老板的夫人要求他在藏品和她之间做出选择,没成想朱老板最终选择的是他的藏品。朱夫人带着女儿愤然离家出走,最后结束了这段婚姻。彻底自由的朱老板从那时起便心无旁骛,一心一意搞他的收藏。
家里除了吃饭睡觉洗簌的地方,都堆满了红红绿绿的藏品。眼看着家里渐渐堆不下了,但是见到好东西心里又痒痒,想方设法也得买回来。无奈之下,便想了个主意:何不把一些不太重要的藏品拿出来卖掉?这样既解决了藏品无处安放的难题,又解决了囊中羞涩的窘境。打听到仓巷有门面房,又有出售藏品的氛围,朱老板便在仓巷开起了店来。
说是开店,其实朱老板的心思也没有多少放在经营上,主要精力还是放在收集藏品上面,在仓巷的这家店面主要功能是以藏品会藏友,是圈内人互相交流藏品的场所。遇到志趣相投的藏友,那是非常开心的事情,如果此藏友又碰巧能拿出几件令他眼前一亮的藏品,那朱老板肯定会把他引为知己的。
严格来说钱永强不能算是朱老板他们那个圈子里的人,钱永强只是收购藏品,然后转手卖出,卖给朱老板也卖给别的老板。但是钱永强能够把握住什么样的物品卖给什么样的人。对于朱老板喜爱的收藏品,钱永强也仔细地揣摩过,平时在和朱老板交易的时候,钱永强往往能把朱老板看中的藏品介绍得头头是道,常常令自视甚高的朱老板也惊叹不已。
朱老板也喜欢和钱永强在一起讨论他的藏品,有时候收到好的藏品,还会邀请钱永强到他的店里一起欣赏,其间虽然不乏炫耀之意,但不难看出朱老板是把钱永强当成了好朋友,甚至是引为知己的了。他认为钱永强是懂他的人。这常常会令钱永强心里感到不安,他感觉朱老板是高看他了,他只是一个在社会底层苦苦挣扎的外乡人,一个唯利是图的小贩。在来到南京的三年时间里他从来就没有把他的真心示人过,为了多获得一丁点利益,人前说人话,鬼前说鬼话。很多时候钱永强都感觉到自己就是一个小丑。
有时候他也会羡慕朱老板敢爱敢恨的率性,活得洒脱,活出了自我。无论什么时候只要听说哪里有他喜爱的藏品,他都会不远千里不惜千金把它搞到手。可是钱永强不能,他和朱老板没法比,朱老板在城里有三室一厅的大房子,每月有四五千的退休工资,还有亲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