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说了。”
他的确赢过诸葛,但那一次连对决也算不上,是诸葛让他的。这一让固然令他极为不舒服,但在最开始时,确实令他深感诸葛的厚恩、亲切,可惜随之而来的事实,让这一切变得丑恶而可怕。
当年年轻时期的诸葛与元限同样为国效力,他们因深爱一个女子小镜而彼此矛盾,但属于公平竞争,并未如今日一般闹得不可和解。
诸葛总是胜过元限,致使元限对他更加不满。
为了缓解这一矛盾,诸葛终于在一次任务中决定,亲自去对付敌将门下的“七绝神剑”,而让元十三限有机会狙杀国之叛逆“智高”。
于是当元十三限杀死智高之后,又立刻回头救下诸葛,师兄弟完成此生唯一一次的联手退敌。
这并没有任何问题,就算被让了功劳,会让人觉得不舒服,但对方拼死为自己找到机会,元十三限怎么能够不领情?
但问题就在于一点:智高就是小镜的父亲。
于是情就成了计。
让就成了卑鄙。
师兄弟就反目成仇。
元十三限面临小镜的复仇时,方才想通了“一切”,他这才知道诸葛人面兽心、奸诈狡猾,立刻道出自己所知道的“实情”,终于令小镜半信半疑,同仇敌忾,完成梦寐以求的结合。
但是他们之间的结合并无任何爱情,小镜是为了杀死诸葛才嫁给了元十三限,两个人只有滔天恨意。
所以他连续三次挑战诸葛,但是每一次挑战都未能功成,这样一来,小镜没有说什么,元十三限自己已受不了了。
其实他并没有发现,经年之后,小镜其实早已经不在意那些仇恨了。
她本来也不喜欢自己的父亲行事风格,更知道诸葛是为国除害。
她现在嫁人、生子,忽然想要和元十三限过安生日子。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当时的元十三限,已经比诸葛还要幸福。因为他有爱人,有家庭,还有个孩子,诸葛虽然在朝堂上提升功绩,却日夜有政敌干扰,并且仍热爱小镜,因此不娶妻不生子,忍受孤独生活,还未必有他来得逍遥自在。
但元十三限就是看不过去。
他总觉得自己没有面目面对小镜。
小镜有时候劝解他忘掉一切,忘掉诸葛,他却问小镜,“你是不是仍爱着诸葛?你是不是已忘却了你父亲的仇恨?你怎么对得起你的父亲?我知道你与我结合,根本不爱我,你就是为了报杀父之仇是不是?现在你连这仇恨也不顾了,你怎么还会留在我身边?你接下来是不是要离我而去,去找诸葛了?”
小镜当然很伤心,她终日以泪洗面。
但这种伤心在元限看来,到底是不是被戳破了心事在装可怜,也实在可供思忖。他冷笑,心想你也和诸葛一样骗我?
小镜已经看破,他还没有看破,他不只是自己没有看破,还不让小镜看破。
以至于他已经不知道自己为了小镜报仇,还是借着小镜的恨意,去发泄自己对诸葛的嫉妒。当小镜要停下来的时候,他已不准备让她停下来。
到最后,他将自己和小镜一起折磨,他变得偏激、暴戾、自我、决绝,而小镜也跟着变了,她做了一个决定。
小镜去找了当世唯一会《山字经》的三鞭道人,用自己的身体换取经文中的秘密。一共三个月的时间,她每日早上出去,晚上回来,将抄录的《山字经》交给元限。
元十三限知道这一切,但是他不点破。
等到练成了《山字经》,贯通了《伤心小箭》,他就一箭射杀小镜,并吓走自己的独子。
他得到了诸葛所羡慕的一切,然后自己将其摧毁。
到最后,元十三限与诸葛神侯一番大战,这是多年以来他最接近胜利的一场,但居然还是无法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