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之脑海里?
因为裴晏之就是李香君。
台上台下,真的分得清?对他来说,不是的。
而另一团小了一点的情绪,才是裴晏之自己的。
裴晏之是戏子,但也是人,他也有自己的爱情,他也想活。
小婉就是他的爱人。
小婉的存在感不高,却是从小和裴晏之一起长大。
裴晏之被人骂“野孩子”,只有小婉会和他站在一起,因为她也是“野孩子”。
裴晏之从小偷偷学戏,小婉也偷偷陪着他学戏。
裴晏之因为入戏太深,分不清台上台下,小婉默默地为他鼓劲。
或者说,正是因为有了小婉,裴晏之才能恢复男儿本色,也才能演好李香君,才能成为现在的角儿。
后来裴晏之和小婉成亲了,小婉也怀上了孩子。
可是好景没过两个月,日寇来袭。
所以现在,怎么选,就变得更加艰难。
国家是大家,裴晏之和小婉也有自己的小家。
小家在大家面前微不足道,爱情在大义面前也是如此渺小。
舍谁留谁,似乎根本不用考虑。
可那是对看客们而言的,作为当事人,这怎么不重要?
所以危难来临时,大义,苟且,大家,小家。
怎么选择,自然就成了一个大问题。
裴晏之的故事本来是没有小婉的。
但江炎没想到顾汉卿还加了小婉这么个小角色。
有了小婉后,这角色也便更加复杂立体了。
他不再只是以“李香君”出现,更是以丈夫、父亲的身份出现。
他代表了戏子,同时也代表了普普通通的百姓。
不国这对江炎来说,演绎的难度也就更大了。
好在问题也不大。
两团情绪,江炎现在都有把握代入。
最好代入的情绪便是李香君的爱国情绪。
国仇家恨,作为未来人,看过历史的江炎,这种情绪很容易代入。
再加上江炎在现实中本就是影视从业者,一个演员,一个歌手,说白了就是戏子。
虽然对于这个身份,在后世的地位并不像这个时候那样卑微。
但江炎其实打心眼里说,他并不认为演员明星能比得过科技工作者、人民子弟兵或者其他为国做贡献的人。
所以此时面对侵略者,面对城里的豺狼虎豹,那种“就算我只是个娱乐明星,关键时刻啥也不会,但我也能用牙给你咬下快肉来”的觉悟还是有的。
如此一来,这第一团情绪的代入问题就解决了。
而裴晏之另外的一小团情绪,那便是面对“爱情与大义的抉择”。
其实这也很好解决,毕竟江炎就在经历这个,代替一下即可。
现实中,他也正在经历选择,要么成神,要么拥抱爱情然后一路凡人。
异世界,要么为了大义,要么苟且求存。
选择是件很难的事,他懂。
当然,这两者也不完全一样。
对他来说,现实中拥抱爱情和成神之间,兴许能两全,不用二选一。
但裴晏之的奔赴大义和苟且求存之间却不能。
两者的严重程度自然不好比。
不过就算这样,用上替代法,江炎也能很好的理解人物。
所以这一次,江炎只花了不到十秒,意识便完全融入了两团情绪中。
这一刻,他就是裴晏之。
裴晏之所想,便是江炎所想,裴晏之要做的,也是江炎要做的,毫无违和。
江炎第一次觉得自己和角色竟然如此契合。
“晏之,你有什么话要对我说吗?”
小婉出现在身后,眼中全是泪,她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