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扇》的悲欢离合,台下一片叫好。
“惯将喜怒哀乐都融入粉墨
陈词唱穿又如何
白骨青灰皆我
”
然而这幅祥和情景并没有维持太久,家国破碎,山河凋零,岂能幸免。
几片战火外景镜头闪过,日本鬼子进城,翻译官要求戏院给他们演一场,并指明曹轩饰演的戏子给他们演。
“乱世浮萍忍看烽火燃山河
位卑未敢忘忧国
哪怕无人知我
”
看到这里,所有人的注意力已经从江炎的妆容,真正转移到v剧情以及歌曲上去了。
面对穷凶极恶的日本人,江炎笑了笑没有拒绝,转身坐在妆台前,描起了眉目。
这一刻,往日柔媚的花旦,洗去了所有的娇弱的,望向梳妆台镜子的眼神,充满了平静。
是夜,戏院灯火通明,日本人坐在戏台下喝酒吃肉,放肆谈笑。
江炎临上场前,最后看了一眼梳妆台,转身决绝的迈步上台。
戏幕拉开,锣鼓敲响。
江炎看着台下的豺狼虎豹,恶鬼凶神,难忍悲愤,而v背后的整首歌也真正到达了真正的高潮。
戏腔起!
“台下人走过不见旧颜色
台上人唱着心碎离别歌
情字难落墨
她唱须以血来和
戏幕起戏幕落谁是客
”
那顶级的乾旦唱腔一出。
电视机前的所有人顿时头皮发麻。
不懂的人觉得江炎太牛了,女声都能唱,甚至在怀疑,这是江炎唱的?
而懂行的人则是眼睛瞪地老大。
梅大师,回来了?
除了震惊于唱腔之外,那歌词也同样让人产生了无比契合的共鸣。
本来因为剧情而感到悲愤的情感,再也无法压制,直接喷涌而出。
而随着江炎再次唱起那句“位卑未敢忘忧国,哪怕无人知我”。
v里,剧院前后突然有人锁住了大门,一桶桶火油扑上戏院,熊熊大火燃起,所有的日本鬼子惊慌失措,狼狈奔逃。
那场面,看着真实地不能再真实了。
显然,江炎又是大手笔了,这是真烧楼!牛笔!
演员也很敬业,哪里找的,这火烧上身的样子,看得人真是解恨!
舞台之上,江炎仍旧不紧不慢唱着自己的戏,坦然从容,与台下哭喊四散的日本鬼子形成鲜明对比。
熊熊烈焰里,一个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戏子,与一帮侵略者同归于尽,玉石俱焚,上演了最后一曲壮烈凄美的乱世悲歌。
烈焰、灰烬、依旧伫立在舞台的隐隐人影中,《赤伶》 v的最后几句歌词用戏腔缓缓道出。
“莫嘲风月戏,莫笑人荒唐
也曾问青黄,也曾铿锵唱兴亡
道无情,道有情,怎思量
道无情,道有情,费思量
”
一曲唱罢,电视机前几乎全都陷入无言。顶不住的已经开始抽泣了。
好在画面落下后,下一首《牵丝戏》的前奏开始,这才让很多人回了神。
不过就是这样,也有不少人依旧沉浸在震惊中。
记者、影评人、乐评人。
还有老一辈的艺术家、老师、学者等等。
一首《赤伶》,炸出太多的笔头蠢蠢欲动的人。
相比于“中国风”,他们觉得这首歌才是江炎这张专辑中真正有意义的。
有的人甚至还有意见了,说江炎不能总是宣传那些歌嘛。
不过他们一看,哦,《赤伶》是主打歌,那没事了。
然后怎么办?动笔啊!这能写的太多了!
哦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