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人评价,这首诗如神龙出海,天马行空。
……
“我靠,我都不知道怎么评价了。”
“那就别说,静静的倾听吧”
“嗯。”
众人点点头。
对于他们来说。
李白的境界实在是太高太高了,高到他们真的有一些跟不上节奏。
而与其如此。
还不如静静的聆听。
……
李白在送别李云之后,他又前往了齐州。
齐州游侠之风很盛,大街小巷都能看到一些剑客侠客挥剑比试。
李白亦是爱剑之人,他曾经自述自己十五好剑术,又拜过名师。
在他的很多诗里面,我们都能看到与剑有关的诗作。
此时来到齐州,那游侠之气让李白热血沸腾。
哪怕晚上回到酒店,李白亦感觉全身热血没有释放。
这个时候,联想到白天看到的那些剑客,他又想起太史公写的《公子列传》。
他再也按奈不住自己的情绪,来到院中,提剑挥舞。
随着陈凡的讲解。
舞台当中,一道白衣剑客赫然出现: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锤,hd先震惊。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这便是李白所有诗当中最具有杀气的一首诗,《侠客行》。
前世金庸先生还以这一首诗,写下了同名武侠小说《侠客行》。
但相比之小说。
《侠客行》这首诗,才真正的将侠士气骨完全的表现了出来。
不过。
这首诗并不仅仅只是写剑客。
他其实说的就是燕赵大地的侠士,他们的侠骨让人敬佩。
并且。
为了表现这一些燕赵侠客的气骨,李白还用了一个典故。
这个典故,那就是信陵君窃符救赵。
据说当时秦国想攻打赵国。
赵国希望魏国能够出兵,以共同抗秦。
原本魏王是答应的,可后来又怕得罪了秦国,于是就让大军停止了行动。
魏国公子信陵君于是便找到一位叫做“侯嬴”的隐士,这位隐士70多岁了,但还只是一个看东大门的小吏。可虽然如此,信陵君仍是对侯嬴敬重有加。在得知魏王停兵之时,信陵君就找到了侯嬴商量。侯嬴跟他说,你先把魏王的虎符偷出来,然后再去找魏国的大将晋鄙,并让他出兵。
随后,侯嬴又说。如果晋鄙同意发兵,那自然最好。可如果晋鄙不同意的话,那就将朱亥带上。朱亥是个大力士,你在与晋鄙谈判的时候,让朱亥站在边上,并在朱亥袖子里藏着一个大铁锤。如果晋鄙不同意,你就让朱亥将他给锤死。
也正因为信陵君按着侯嬴的计策,最终,信陵君窃符救下了赵国。
不过。
因为侯嬴是魏国人,他帮助信陵君这样对付自己的国人,侯嬴感觉有愧于魏国,于是就自杀了。
所以后面李白写出这一句:“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哪怕就是他们身死,但他们的侠士风骨,仍不愧于世上豪杰。
……
“场面好大。”
“没想到,战国时期竟然有侯嬴与朱亥这样的壮士。”
“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面对着这一些侠客英雄,谁又会学老年儒生,哪怕就是头发白了,还在窗前写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