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2章 承诺(2 / 3)

海上升明帝 木子蓝色 234 字 2022-05-29

的副使、批验所的副使等不入流杂职。

杂职各有专掌,但都要受正官的领导。

还有些杂职连俸禄都没有,如医官、阴阳学、僧正司会、道正司会等,他们名列官籍,属于专门的技术人员,需要靠自己的业务专长谋生。

县衙里具体办事的是典吏,下设六房,实际上是不止六房的,还有承发房和架阁库甚至还在六房前面。

典吏地位不高,但在衙门职权很大。

县衙里的差役群体很大,大的县有上千甚至几千人,分成两大部份,一部份就是三班了,壮班、皂班、快班。一部份就是服役知县的,能细分到七个部门,收发、跟班、执账、前稿、侯稿、班管、值堂。

另外,还有库子、仓老、斗级、门子、禁子、厨子馆夫等等。

一个县衙虽不大,但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各种官吏胥役数量惊人,他们的工资和开销,其实就是古代地方最大的财政支出。

地方征收田赋地丁起运后,留存往往不够开支,便只能各种附加摊派。

顾咸受上任来,把有品级的几个官员都一起带来的,连没品级有俸银的杂职都带来了,就那几个专业的没薪水的医官、僧官之类的没带来。

而典吏、六房书吏、刑名、钱谷总桉科长,也都带来了。

可以说,整个淄川县衙,基本上彻底更换,连三班班头、六房书办等都重新考核,换掉了不少人。

顾咸受能在淄川这么短时间干出惊人成绩,其实除了外部环境大好外,也是要归功他这个新班子的。

一般县令初来乍到,很多本身没经验,又还得面对地方上这些奸滑的胥吏,所以往往被他们蒙骗,胥吏和地方豪强勾结,县令也只是摆设。

他们对业务又不熟,往往又只能依靠师爷,有些官员还得被师爷蒙一道。

所以上任后,可能没个一年半载的,可能连县里的底细都摸不清楚。

但现在他是整个班子来上任的,又有御营撑腰,加之谢迁帮他杀人灭族立威,顾咸受干什么都是非常轻松,整个县里的底细早一清二楚,加之士绅们清缴积欠、官吏们补上亏空,让手中有粮有钱,干什么都不愁。

朱以海巡视淄川城,城墙修整过,护城河疏浚过,甚至街上的树都修剪过,城里还新增了不少公厕。

保甲编练也落实的很到位,十户一甲,十甲一牌,牌子上各种户籍信息都登记的很清楚,县里的三班也很整齐很精神。

这种战乱之时,淄川城里城外,都没看到一个乞丐流民,没有流民窝棚,都被安置、分流了。

城外也没有荒芜的田地,破败的村庄,一切井然有序,勃勃生机。

甚至山里的矿场还增加了,作坊生意更兴隆了,很难想象这里在不久前还是实际边境,甚至是清控区。

本地士绅豪强地主大贾,面对皇帝召见,都是诚惶诚恐,结果皇帝对他们挺热情,还公开称赞了他们的义举,又当场考较了一些士绅和其子弟的才学,对好几人大为赞赏。

小自耕农张二牛还被做为农民代表受到皇帝接见,他与一百多个农民、佃户、商贩、工匠、伙计等一起拜见天子,皇帝给他们赐茶、点心,跟他们聊了一上午,问了许多问题。

张二牛一把年纪,既激动又紧张,但面对皇帝的点名提问时,虽然说话都结巴,但还是把能想到的都一股脑的说了,皇帝甚至还拿笔做记录,一一给他回复。

张二牛提出的问题,其实是所有农民们都关注的,就是现在的这个亩税二斗,然后每亩再摊丁二升,再加二升二合火耗,是永制吗?

真的添丁而永不加赋吗?

真的不再有摊派、加征这些吗?

“没错,人丁滋生,但也永不加赋,我朱以海颁下定制,田赋、丁银、火耗都永远都是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