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最高境界(5 / 6)

合,他能说什么呢?

不管是打还是退,都得颉利可汗决定。他虽然不乐意,但也只能如此。

局势再次陷入僵持,但李鸿运能够明显感觉出来,此时的局势正在不断地向自己这一方倾斜。

不得不说,秦王的这二连发问,看起来平平无奇,实际上却真的掐住了突厥的七寸。

这也是秦王日后能成为天可汗、真正统治漠北草原的关键所在。

秦王是靠自己的名声与勇武,唱的这一出空城计吗?

其实不全是。

他说的每一句话,都是深思熟虑过的。

草原人的生存方式和习俗,与中原人是完全不同的。

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中原王朝都无法在草原上建立起稳固的统治,只能不断地扶持一派、打击一派,而一旦中原王朝的国力下降,草原人又会休养生息、完成整合,而后卷土重来。

因为中原人既无法适应草原人的生存方式,也不懂草原人的思维方式。

在草原上,两个可汗的人马对上了,一位可汗要与另一位可汗单挑,这是十分正当的要求。

因为草原人本就是实力为尊,作为首领,能打是必须的。

在中原王朝,或许会讲出身、讲尊卑、讲礼仪、讲儒学思想……但在草原上,这些都不好使。

真正好使的只有武力,你拳头大,大家就都听你的。

所以,首领的个人武力值,也十分重要。

而如果一名首领提出与另一名首领单挑,对方拒绝了……那么在诸多草原人眼中,这就已经是认输的表现。

当然,个人武力弱的首领也可以依靠人多势众强行干掉对方,但那样做不到真正的服众。

当你露怯的时候,草原上的众多部落离心离德的种子,就已经埋下了。

所以,秦王面对颉利可汗的这一番话,点出了两个核心点:第一是颉利可汗违背盟约,第二是你不敢跟我单打独斗,不配做突厥人的首领。

违背盟约这个事情,说不严重也不严重,但说严重也严重。

草原人违背盟约是家常便饭,南下能有巨大的利益,那为什么还要遵守盟约?

蛮夷畏威而不怀德就是这个意思。

但这也不代表盟约全然没有任何约束力,如果草原人违背了盟约却没有任何好处,那他们也会很难受的。

所以,秦王的这些话,就像是草原上的一位可汗在于另一位可汗对话,完全是用草原人的思维在解决问题。

此时他的行为,换成草原上的任意一名可汗,也不会有任何的违和感。

至于对突利可汗说的这番话,就明显是差别对待了。

对颉利可汗说话时,李鸿运故意表现得义正辞严,俨然是站在了梁朝的国家立场上,发言更类似于外交辞令;而跟突利可汗说话时,却侧重于两人的结拜关系,关系更加亲近。

眼见突厥人已经有些自乱阵脚,李鸿运知道,接下来该是一锤定音的时候了。

他立刻带领百骑向前突进,甚至马蹄已经踏上沟水,做出一副要渡过沟水的架势!

后方看着的齐王已经吓得面如土色。

这是要干什么?

这百骑面对万余突厥骑兵根本就不够看,虽然秦王之前也曾经有很多次百骑冲阵的行为,但那时候冲的可都是混战中敌人的薄弱位置,跟现在这种一开打就冲锋,性质是截然不同的。

更何况双方还隔着沟水,突厥骑兵又居高临下。

万一半渡而击,怎么办?

至于秦王背后的百骑,此时自然是毫无理由地坚决跟上。

这是跟秦王南征北战所培养出来的默契。

他们不需要理解秦王的行为,只需要执行命令。

然而就在这时,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