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七章 选择(2 / 3)

理流氓小偷,简称‘炮局’。老进炮局的被称为‘老炮’。换个官方说法就是‘屡教不改的流氓’,没什么光彩的。

混混们其实更喜欢自称为‘玩主’,也有记作‘顽主’。这个词没什么高深的说道,它发源于清末的那群公子王孙,他们以玩为主业,所以叫‘玩主’。

‘顽主’,可能还加了一层‘顽劣’的意思在里面。这是顽主们给自己贴上的一道‘不羁’、‘叛逆’、‘桀骜不驯’的标签。

在汉朝有个类似的群体,他们有个很浪漫主义的名字:‘游侠儿’。这么一说你大概能明白了吧?流氓都爱浪,祖上传下的毛病。

后世有人把‘小混蛋’康常利作为‘老炮’的代表人物,这差不多勉强够格。有人吹捧‘小混蛋’一统了京都地下江湖,这就纯粹是胡说八道了。

前文提过一回小混蛋,这里扯远点再多讲讲。

‘小混蛋’的成长大致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初入江湖’。他从初中开始打架刷钱,成了个小混混。

这个阶段中发生了一件事,彻底改变了康常利的一生。就是杜守义现在去处理的事,这个后文再说。

第二阶段是从初中毕业一直到六六年‘杨国庆事件’。在这个阶段里康常利名声初显,但还远远算不上一方势力。

当时他的诨号是‘康疤瘌眼’,很普通,也没几个人知道。说白了,这时候他还是个没什么地位的小混混。

这个阶段是以‘杨某某事件’告终的。杨某某也是个老炮,在六六年四月他在街上抢夺一名马里外交人员的提包,对方反抗后他抽出菜刀砍了人家屁股。

这看似有些戏剧性的事件,却是新种花发生的第一起对外交人员的袭击,性质十分十分严重!

严重到什么程度呢?严重到京都因此刮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清除社会渣子’的风暴。

在很短时间里,接近五万名的大小混混、有劣迹的无业游民,被送到了宁夏、甘肃等地的农场,接受改造。

没想到的是,这些人刚到宁夏不久,风暴席卷全国,混混们纷纷趁乱又溜回了京都。小混蛋就在其中,直到这时他还没自己的‘队伍’。

接下来就是小混蛋的第三阶段。回京后的‘顽主’们面临着一座‘真空’的城市,他们各自拉起队伍,重新洗牌,划分势力。

这是段非常混乱的时期,小混蛋真正成名立万也是从这时候开始的。

他干翻了‘老混蛋’团伙,获得了‘小混蛋’的江湖浑号,可谓一战成名。不过他的崛起很短暂,从六七年开始,到六八年就戛然而止了。

回京后还发生了一件事,被后世吹得神乎其神。

在平安里一家小酒馆,康常利和其他几个回京的混混们聚在一起开了个会,检讨顽主们被一锅端的经验教训。

在会上拟定了四条‘顽主规则’,被写在了一张包‘排叉’的包装纸上。

后世吹捧康常利一统南北城江湖就是因为这次会议,就仿佛他在这次会上被推举为武林盟主一样。可当你看完当时订立的四条顽主规则时,就知道这个说法有多可笑了。

第一条,不欺负好学生。

看完这一条就知道参加‘平安里会议’的是些什么人了吧?

六六年底的小酒馆会议时,康常利还是个顽主中的‘青年军’,并没有正式加入当时的‘军阀混战’。

会后,他从德胜门起家,收编队伍,然后打出了一片自己的地盘。包括干翻‘老混蛋’一伙,得到‘小混蛋’的混号也是在这一时期。这已经是六七年的事了。

当然,年代久远,很多事情已经不可考了。说着玩玩,听着乐乐就罢了,没必要太较真。

不管怎么说,说康常利‘一统江湖’那纯粹是瞎扯淡。他至死只是德胜门这一片的顽主,是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