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部戏都这么定下来了,剩下的,按理说其实就是各种前期的筹备了。
要知道电影看起来就拍那两三个月,然后好像没有多久,就又听到电影后期剪完了,准备定档上映,感觉是个没那么耗时的事情。
但实际上这都建立在漫长的前期,做了足够准备的情况下。往往一部成功的电影拍摄前可能至少一两年,就要开始进入比较紧张的筹备过程。
并且在开拍前两三个月,
就要把所有的准备落实。
也就是“前期准备”→→→“后期拍摄”的这个“箭头”,就是在最后这两三个月完成很多从纸面上,口头上,到实际上的转换。
所以这两三月其中的繁忙程度可想而知。
即使是《你好李焕英》这种片子,大家也是准备着说,争取11月份能开机;相对着的《流浪地球》那边反倒好一点,因为筹备这件事情…
人家早就筹备了得七七八八,可以开机了:
这部片子,在无人问津的时候,就已经在中影的支持下,前期默默筹备了好久。
想想中影是什么大佬?
就听这个名字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就知道不一般。所以人家老早就准备,也就是这个时空里虽然有所耽搁,但是事情那是一点没少做:
人家在今年之前,就已经内部选过角色了。
包括男一女一都选了。
没想到吧,许贺毕竟还是根子浅了,没能第一时间得到这些消息:但想想人家中影牵头的,家大业大,内部就能自己定夺。
所以说一句马上都可以拍了,也不夸张。
但意外就在后面:
首先,是年初的特殊情况,让整个本来就要准备放出消息,全面筹备开机的电影工期彻底GG。带来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原来租好的场地,拍不了了;
设备也是,多数拍摄的设备也是租的,或者说算进成本的;
包括演员的档期什么的,也是类似的情况。
这些就算有着中影的面子,各种协调,各种人情,也依旧是损耗很大,止损不多。于是说一句,这些筹备多数都竹篮打水一场空也不为过。
偏偏这些还是很费钱的部分。
然后,就是屋漏偏逢连夜雨的,电影本身也花钱超出预期了。
用郭帆自己的话说,原来计划投资是1.5个亿,后续真正落地的时候,就不止了。从1.6、1.7到1.8亿,目前看起来还有继续上升的空间:
特殊时期,虽然影视行业的人力变得便宜了,但是物力没有便宜啊。
甚至可以说,物力,变的更贵了。
有些地方数倍的贵都不意外。
更别说那些新品种的物力费用,就好像是剧组每天维持低位运行也要好几百人,而好几百人要在这种密集型的场合工作,除了口罩之外...
每天检测都是必须的,而这时候检测的效能还没提上去。
费用么,也就可想而知。
拍三个月,这个费用就是七位数了。
就更别说其他方面,因为特殊情况而带来的困难了,于是投资上升空间大这事完全不假。
可问题是,投资方没有这个上升空间了。
之前就说了:
好多项目因为特殊情况,资方自己那边也很紧张,就必须把钱也撤回去。
日子太难了,资方撤资肯定要损失,但是不撤资的话自己公司就倒闭了。这样的情况下,《流浪地球》作为投资很大的一部电影,自然逃不过,有其中的资方撤走了。
并且是相当一部分的资方撤走。
这些资方也不是中影这样的国企,遇到这种事情,还是很难转圜的。
最后汇集起来,就导致这个项目搁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