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人说过靳芳芳,很强势的一个女人,只不过因为徐容的原因,大多数人对此也无可奈何。
只不过大概听了靳芳芳简要的介绍之后,杜其峰尽管从业多年,仍然听得云里。
他见识过各种各样的宣传策略,但是对于靳芳芳的方法,他完全不能理解其中的含义。
见杜其峰在犹疑了一瞬以后点了头,靳芳芳接着道:“如果可以的话,希望你能够一个合适的艺人,这个人在内地必须有足够高的人气,另外最好和剧组有交集。”
杜其峰这下不敢完全应下了,问道:“靳女士,能告诉我,你到底想要做什么吗?”
“说来不怕杜导你笑话,这次我也想当一回导演。”
靳芳芳笑着,语气不急不缓地道:“导一部长达一年的电视连续剧,以半月为期限,每半个月放出一则能够引起关注的消息,隔一个月放出一个爆炸性的新闻,比如,周闰发和刘徳华原本是这部戏的原定男一男二,但是徐容因为和刘燕名的私交,以及无偿出演的承诺,吃相极为难看地抢下了这个角色。”
杜其峰张了张嘴,心说你可是真敢说,但是他也清楚,靳芳芳只是举例。
“这会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他当即表达了这种宣传方式的弊端。
靳芳芳笑着,轻轻摇了摇头:“所以到时候我们三方就需要马上出来辟谣,并发律师函,让观众觉得像是真的,仔细想想又觉得似乎是假的,但是目的只有一个,保证这部连续剧一直保留悬念,一直保持期待感,一直演下去。”
“最终得出一个结论,无论是杜导你的粉丝、海润的观众还是徐容的影迷,如果不支持《毒战》,结果就会对你们三方造成巨大伤害!”
“不要试图争取那些我们本来争取不了的人,但是也决不能放过一个本属于支持我们的人,海润的观众、你以及徐容的庞大的影迷群体,只要号召起这三个群体,上映初期的票房会因为情绪导致爆炸效果,在鲶鱼效应之下,剩下的就是影片本身的质量。”
杜其峰捋清了思绪,看向靳芳芳的眼神完全变了,这个女人对于宣传的理解,简直达到了一种匪夷所思的境界。
因为只要“热点”层层渐进不断刷新,比如说海润代表徐容因为每天上万的电费和他产生巨大矛盾,层层递进不断揭露“真相”,就能一直吸引观众的眼球,甚至引起整个社会的关注,而观众关注之后,情感上必然会有所倾向,徐容因为良好的口碑和因为过去打下的深厚观众基础,在这个过程中会几乎是板上钉钉的最大受益者。
如果刻意控制舆论的风向,通过谣言——辟谣——谣言——辟谣的模式,很容易激起徐容的粉丝群体对他的同情,在这种情绪的引导下,到时候只要徐容振臂一呼:希望大家能够支持我,支持《毒战》。
《毒战》初期票房也许就是内地院线所能够达到的极限,而这个记录反过来又会导致鲶鱼效应,让更多本来不感兴趣的人去看看《毒战》到底为什么那么高的票房。
这个时候,如果影片的质量过硬,有口皆碑恐怕就是最真实的写照。
但是杜其峰仍旧没有忽略整个过程中会出现的麻烦:“会不会,对某一方的形象造成伤害?”
靳芳芳诧异地看着杜其峰,道:“杜导的问题,很奇怪。”
“什么意”杜其峰的问话戛然而止,因为他突然意识到一个电影行业的法则,票房解决一切问题。
在成功崇拜、金钱崇拜的原则之下,一切非原则性的问题,都可以被粉饰。
至于那些谣言,只要辟谣,至于真假,谁也分辨的清呢?
杜其峰张着嘴,好一会儿彻底消化完毕之后,才缓缓吐了一口气,道:“你的思维,完全开拓了我的眼界。”
靳芳芳的宣传策略,已经超出了常规影视作品宣发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