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没车(3 / 5)

天做一次小总结,一部戏做一次大总结,在从业整年的时间节点上,再以当下的眼光回望拍戏以来的种种经历、感悟,查漏补缺乃至纠偏。

因为随着把楼盖的越来越高,才能更加敏锐的察觉基础的坚实与否,得益于周围的几位良师益友,他虽然在一些小细节上出过岔子,但是整体的骨架上,并没有发生偏差。

等角色分析完成,做好了传,也就是心象建立的过程,他会尽可能的去体验生活,在体验到一定的程度之后,再着手进行小品尝试。

小张同学和她妈在后两个过程中的意义是不可或缺的,可惜她爸还没退休,不然体验效果上应当会更加完美。

不过把剧本过完一遍,记录下第一印象,徐容心中隐隐生出了个疯狂的念头。

山不过来我过去!

反正大四了,也没什么要学的,到时候就死皮赖脸在鞍山住俩月。

这是人物塑造的完整过程,也是笨方法,稍微普遍一点的,是反复读剧本,在关键处贴上标签、写上备注,实施起来相对简单,但是比较考验演员的基本功、技术储备、表达力、逻辑能力、生活阅历等等。

还有另外一种演员,在开拍的前一天开始看剧本,而且还不一气儿读完,而是第二天拍哪几场,就读哪几场的词。

极为考验天赋和运气的一种做法,类似于某个中医准备去给一个感冒咳嗽的病人看病,在诊脉的同时,悄摸的打抽屉里摸出了还未拆封的《景岳全书》或者《医宗金鉴》,查查邪正交争到底是个什么玩意。

而后选出一段照背一通,再摸出崭新的《千金方》,从中挑一个方子,直接抄下来。

照方抓药!

若是运气好了,病人的病兴许真的就能给治好了。

演员和中医是性质高度类似的职业,因为于外行而言,两者分别作为基础的情绪体验和阴阳五行学说,都是一种不可证伪的理论。

两者又都不否认天赋的巨大作用,但技术类的职业,光有天赋是不够的,天赋的高下之分,大致相当于是有人用地黄就是用地黄,而有的人则用成了“张熟地”。

徐容放下了笔,揉着眉心,不知第多少次地感叹道:“唉,干演员这行,少个爹妈真是麻烦啊。”

眼下刚开学,图书馆里人不多,听到徐容的感慨,小张同学转起头,刚才她没在意徐容说什么,可是皱着眉头想了一会儿,又给想起来了,她脑袋凑近了点,试探着问道:“徐老师,那要不,你喊我一声妈,看我敢不敢答应?”

徐容哭笑不得地瞧着她,道:“小张,我发现你最近越来越跳,是不是皮痒啦?”

“那,你来抽我呀。”

“嗯?”徐容神情缓缓趋于诡异,莫名地瞧了小张同学好几秒钟,说时迟,那时快,伸手就要合上笔记本,低声道,“走,咱们回家。”

他不敢去酒店,眼下的热度有点高的离谱。

小张同学立刻抱住了桌子边,如临大敌地防备着他,道:“不行,大姨妈来啦。”

徐容的动作又生生地给刹住了,狐疑道:“你昨天不是还吃着冰淇淋的吗?”

“嘿嘿,我就是算好啦,昨天才特意吃了个冰淇淋的。”她得意地笑着,两手食指在他跟前交叉着,比划着道,“不然就要连着十天吃不到啦。”

“你吃过其他口味冰淇淋吗?”

“徐老师,你有点不对劲噢。”

尽管先前在家时日里往来甚密,但尝试的还都是常规操作,更加大胆和刺激的,小张同学仍有点放不开。

“咱们先去吃饭?”

“嗯,走走走。”

哪怕门口又换了半茬新店,现在俩人也不敢出去吃了。

他跟小张“分而复合”的消息,实在是一桩大八卦,甚至前两天被媒体评为今年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