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三天,每个考生有四分钟的时间展示台词,这一关按照惯例,一般要刷下过半的考生。
初试过后,便是复试环节,学员展示准备的剧目后,由考官现场出题以及才艺展示,这关刷的人就比较多了,过去一般一千多人报名,能通过复试的一百出头。
复试过后,就是笔试,笔试刷人不算多,但是哪些要录取,哪些是候补,在复试乃至初试环节都是已经定下的,倒在笔试环节的,绝不仅仅是因为笔试本身的问题。
“徐老师,加油。”小张同学今天陪他一块过来了,在进入考场前,握着拳头给他加油鼓劲。
徐容笑着揉了揉她的脑袋,她前天才参加过广播艺术团的考试,以她的功底,应该是没太大问题的。
“放心吧。”
徐容抬头望了望,排队等待考试的队伍当中,大多数跟他年龄相当,还有一些三十朝上的,有几个他甚至还瞧着眼熟,似乎还是一级、二级演员。
他已经很久没有参加过和表演有关的考试,上一次试戏是在什么时候,他都记不太清了。
跟随着考生队伍,进了剧院,化完了妆,徐容开始了漫无目的等待。
他报名较晚,考号也比较朝后,哪怕四个考场同时面试,等到他估计也得中午。
“你准备的怎么样?”
“我心里也没谱,这是我第五次报考了,要是再考不过,下一次年龄就不允许了。”
“唉,我也差不多。”
徐容低头翻着自己的资料,脑子里仍在努力地刻画“刘新杰”的画像,听到旁边一对中年男女的低声交流,稍微抬起脑袋,两人的年龄瞧着都不小了,至少比他得大一轮。
他有点不解,这么大的年龄,为什么还要跑来人艺当一个新人呢?
能通过报名审查,二人肯定是专业演员,极有可能是某个剧团的演员。
如二人一般的,今天来参加考试的不在少数,也许还有更多,不过根本没通过报名审核。
安安生生的在自家的剧团当一个演员,难道不好吗?
他有点想不通。
推人及己,他突然意识到一个事儿,自己又为什么来参加考试?
更确切地说,进人艺的目的是什么?
京城户口?微薄的工资和补贴?对老一批人艺演员的仰慕?人艺的邀请?
都不是。
第一次的,他发现自己参加人艺考试这件事儿,竟然没有太过明确的目的。
正在徐容低头沉思的时候,他感觉自己的肩膀突然被拍了两下:“小徐,准备的咋样?”
徐容抬起头,瞧着笑眯眯的吴钢,诧异地瞧着他,问道:“你怎么在这儿?”
“看看你这话说的,我怎么不能在这?”吴钢瞧着徐容的行头,乐呵呵地反问道,“王掌柜?”
徐容点了点头,其他的角色,他吃的不深。
“行,那我先过去了,你好好准备。”
“老吴,等一下。”
徐容喊住了他,凑近了点,低声道:“老吴,你说这么多年龄大的人,为什么还非要削尖了脑袋想进来呢?”
吴钢似乎没听明白他想要表达的内容,皱着眉头瞧着他,问道:“啥意思?”
“就是图啥,你可别跟我说就是来见见你们。”
吴钢嘿嘿笑了,道:“你可算问对人了,你知道人艺和其他剧院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吗?”
“建院早?”
吴钢摇着头,道:“这话你就想差了,人艺最牛的一点,就是有一套对应理论的系统实践训练方法,这些东西,你不进来,永远学不到。”
“你以为为什么《雷雨》被称为门槛,因为《雷雨》正是这套东西的基础。”
徐容轻轻地吸了口气,他明白了。
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