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了。因而造成了国内铜料稀缺的局面。
日本的地址条件和智利差不多,盛产金银铜,招商局拿下日本商路之后,届时就能有源源不断地铜料涌进国内市场。到时候铸币厂铜币的产能也能马上跟上去。
朱琳泽也有向西班牙人提议过购买他们在南美洲的优质铜料,只是这条航线异常凶险,运力十分有限。
西班牙人更愿意运输价值更高的白银来大明换区大明在全世界都受欢迎的手工制品,而不是价值较低的铜料。
朱琳泽此番来巡视铸币厂的目的不是看铜币的,而是来看银币的。
朱琳泽手里拈着一枚精致的荷兰东印度公司所发行的银币,除此之外,他袖子里还有不少西班牙银币。
荷兰政府授予了荷兰东印度公司铸币权,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巴达维亚就有铸币厂,和郑芝龙的交易也有部分是用他们自行印制的银币结算,想要搞到荷兰东印度公司的银币并不难。
安东尼·范·迪门在热兰遮城投降签署合约之后,就拿出五十箱银币赎回了宇波烈士、奥茨玛等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要员以及部分船员。
当然,这枚“精美”的银币也是相对而言,朱琳泽上一世用过现代工艺印制出的精美硬币。
铸币厂内不仅有本土顶级的铸币工匠,也有朱琳泽花重金雇佣来的西洋工匠,印制出和荷兰东印度公司同等水平的银币应该不是问题。 朱琳泽有考虑过发信用货币,只是有大明宝钞的前车之鉴,发行纸币作为信用货币民间能不能接受就是一个老大难题。 再者,目前以世界范围论,也没有哪一个国家能达到发行信用货币的标准,发行信用货币的时机尚未成熟,还是发行贵金属货币最为可行。 毕竟这拿在手里的是真金白银,百姓们心里头才会踏实。至于信用货币,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情,就交给下一代去完成吧。 朱琳泽现在能做的就是为后代铺路。 工匠们拿来几枚不同币制的银币样品给朱琳泽过目,银币是实心的,而不是如铜币一般是传统的圆形方孔形制。银币的币值最够大,没有必要保留方孔。 大额银币的币值有一角、二角、五角和一元。 朱琳泽之所以采用角元作为货币单位而不是采取传统的两则是因为两是十六进制的,不方便结算。 一两大致相当于一元,能够兑换一千枚铸币厂铸造的弘光通宝。为了让老百姓更快地接受元这个单位,朱琳泽将铸币厂所铸造的弘光通宝称之为铜元,以和市面上流通的其他通宝作区分。 以此类推一角银币能兑换100铜元,二角银币能兑换200铜元,5角铜币能兑换500铜元。 大额银币正面印制有日月图案,北面则是印制着海洋星辰图案。一元币制的银币背面则是团龙图案,最为精美。银币上面的文字除了一目了然的币值之外,还有铸造年份。 至于小额银币,则有一分,两分,五分,三种,分别能兑换10铜元,20铜元以及50铜元。 由于小额银币含银量实在太小,就算是掺杂了其他金属,银币也非常小,只比朱琳泽的大拇指指甲盖稍大,好在上面的币值和印制年份还算清楚,并不妨碍使用。 “若银币能得以流通,于国于民都是一件幸事。”印制新币,最高兴的当属户部尚书倪元璐,倪元璐对这些银币样品爱不释手。 由于各地银两成色不一,比如从佛郎机人处所获得的白银和银币由于成色好,价值往往要比内地成色差的银币更值钱。到了户部还要再行换算,计算其实际价值。 要是朝廷直接铸造银币,倒是能省事不少。税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