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开始嘲笑明军骑兵的怯弱,被他们打怕了不敢冲锋应战。
倒是豪格在明朝新军手上吃过亏,知道明朝新军不容小觑。严厉喝斥了这些轻敌的军官。
这些新军不比崇祯年间的明军,基本上都是虾兵蟹将。这支军队是一支完全脱胎换骨的军队。
要不是这支军队的横空出世,他们在多铎南征之时就已经饮马长江了也说不定,何至于造成如今在山东地区和明军进行拉锯战。
清军冲锋的牛角号声响起,两千多名满洲镶黄旗的骑兵纵马冲向明军那道连夜筑起的单薄雪墙,似乎能够轻易地将这道单薄的防线给撕碎。
明军早就做好了准备,前方的士卒手里仅仅握着已经装填好的燧发火铳,身后的士兵则做好了准备装填的准备,通条和弹药都拿在了手上。
至于明军的两翼,则是由高杰所部的骑兵负责掩护。
很快,清军的马弓手开始朝明军的军阵上抛洒箭雨。
骑兵标的骑兵和高杰所部的骑兵虽然也有装备一定数量的盾牌,但都是一些轻便的小盾牌,而且数量也不是很多。
其防护效果和步兵所装备的厚实大盾根本没办法相提并论,能带来的防护效果也非常地有限。
面对清军马弓手的抛射,明军伤亡甚重。
但明军也没有选择坐以待毙,明军的火铳手和弓箭手立马对清军还以颜色,以手中的火铳和弓箭还击。
赵风雨也没照搬步兵的那一套。
步兵之所以要等到对方进入有效射程射击,那是因为他们有长枪兵负责掩护,他们手中的长铳有效射程也比较远。
他要是等到清军进入燧发手铳的射程再射击,清军的骑兵都要贴到他脸上了,根本没有多少开火的机会。
因此赵风雨决定在清军进入射程之后就开火,哪怕是有一个清军骑兵被燧发手铳打出的流弹给蒙中了,那也是赚的。
事实也不出赵风雨所料,明军的还击对清军所造成的杀伤非常有限。
一是因为燧发手铳的射程有限,二则是因为高杰所部骑兵的射术也不如清军。
好在把气势给打出来了,虽然在明军的一轮铳箭洗礼过后,只有寥寥四五十名清军坠马。
但还是给清军的马弓手造成了影响和干扰,清军马弓手第二轮抛射的精度下降了许多。
明军火铳手在打完手里的燧发火铳后,马上将火铳交给身后的同袍进行装填,随即拿起另一支已经装填好的火铳向清军射击。
这些下马作战的骑兵三人为一组,一人专职负责射击,另外两人专职负责装填。
每民射手都有六支燧发火铳可以用,根本不用担心火力间断的问题。
几轮互射之后,双方互有伤亡,但明军的伤亡要远大于清军。这也是在高杰和赵风雨两人的预料之中。
经过七八轮的抛射,清军马弓手收起弓箭,以剩下的体力正式向明军的军阵发起冲击。
随着清军骑兵越来越近,明军的火力也愈发猛烈,火铳的命中率也随之提高。
同时被提高的还有清军的伤亡率,镶黄旗不愧为满洲八旗中的精锐。
硬是顶着伤亡冲到了明军军阵钱,只是齐胸高的雪墙,成为了这些镶黄旗满洲八旗兵的最后一道障碍。
有些骑兵直接纵马一跃越过了齐胸高的雪墙,和明军短兵相接。
有些满洲镶黄旗的骑兵则是被阻隔在雪墙之外。
这道雪墙起到了一点迟滞清军骑兵的作用,明军急忙抓住这个机会朝越过雪墙的清军骑兵射击。
雪墙之外的清军骑兵则是抓紧时间破坏雪墙,希望能在雪墙上开出几道能够通行的缺口。
但雪墙之外清军骑兵在看到雪墙内木头和树枝后,马上就打消了这个念头,这道雪墙并非是全部以积雪堆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