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5章 意外收获(2 / 3)

官路权途 一蓑烟雨飞 3078 字 2023-11-03

要他不犯原则性的错误,四十岁的时候做到副部级的位置不是不可能,只要对他看重的领导一直在位置上,未来成为封疆大吏也是指日可待的。

“陆市长,初次见面,我经您一杯。”说话的是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听包恒刚刚的介绍,是商务部一位副部长的公子,现在在中央某部委工作,叫费余清。

陆青云一愣,有些奇怪的看着他,不知道为什么这位费公子对自己会如此客气,自己跟费部长素昧平生,也跟费家所属的派系没有一点关系,照理说这位费公子没必要对自己这么客气啊。

赵宇阳也是一怔,他跟费余清不算熟悉,是别人带他过来的,看到费余清忽然主动找上陆青云,他也有些奇怪,看了一眼带费余清过来的熟人,低声问道:“小伟,这人怎么回事?”

被称为小伟的人也是一脸的莫名其妙:“老费不是那种不知道轻重的人啊,今天这是怎么了?”

费余清看到陆青云有些诧异的眼神,轻轻一笑对陆青云恭敬的说道:“陆市长,以后就要在您的领导下工作了,还请您多多关照。”

陆青云一怔,似乎有些明白他的意思了,看着费余清道:“你是说?”

费余清笑着点点头:“我下个月就要去仁庆市挂职任副市长了,以后您就是我的领导,我就是您的兵。”

怪不得呢。

所有人都明白过来是怎么一回事了,怪不得费余清今天对陆青云这么客气,甚至于有些尊敬,原来他马上就要到陆青云的手下当官了,俗话说得好,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衙内也是人,正是因为所处地位的原因,他们要比普通人更加知道权势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对于这些衙内们来说,权力不仅能够给他们带来财富和享受,还能够让他们拥有旁人无法比拟的地位。金钱固然很重要,但是权势才是更重要的。

华夏是一个官本位的国家,什么叫官本位?“官本位”,是指一个国家的社会价值观是以“官”来定位的,官大的社会价值高,官小的身价自然小,与官不相干的职业则比照“官”来定位各自的价值。

华夏拥有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和五千年的文明史,华夏传统文化的核心就是儒教,而儒教告诉民众要崇官、敬官和做官,形成“官本位”的价值导向,比如说“学而优则仕”、“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后来才有了封建科举制度,才有了现在的考官制度。同样儒教还强调官怎样治理社会和驯化民众,是一种人治,而不是法治;人治必然体现是官治,而治才能讲民主。体现了官是社会的主宰。

这种思想经过了两千年的封建社会发展,随着华夏现行的垂直任命制的管理体制不断完善,官本位的思想发展到了顶峰。可以说,华夏现行的垂直任命制的管理体制是强化“官本位”的体制性根源。在向市场经济转轨之后,社会经济发展很快,但是总体来看,政治体制改革滞后,特别是干部管理体制和计划经济相比,没有太大的改变。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沿袭了计划经济的垂直任命制,给强化“官本位”带来了体制土壤和体制条件。

说的更直白一些,在华夏这个地方,权力的力量,就是比很多东西都强大,这些东西,包括金钱,包括某些人和事。

就好像这些衙内们,乍一看失去都是牛气冲天的,他们依靠的是什么?难道是金钱么?自然是家族当中的权力,因为各自长辈所拥有的权力,所以才让他们得以在京城里面横行霸道。所以,这些人对于权力的渴望是远超过常人的。

官本位之下,绝大多数情况是不需要个性,排斥鹤立鸡群。但有些时候,你又必须有个性,否则怎么会发现你重用你呢?一个人格完善的人,基本能力是适应环境,适合不同角色。有时需要张扬,有时需要内敛。

衙内之所以成为衙内,还是因为有一个有本事的老子。